另一个重要的思维是流量思维。
当我们开始深度运营终端的时候,发现深度运营的成本是很高的,运营门店数量有限,那么这么多目标门店,如何才能提升效率呢?
我们逐步发现,门店和门店是不同的。在传统渠道,如果在同一个商圈相邻的门店,受时空影响,流量差异不会太大,然而在外卖市场,相同品类相同商圈的门店,差异可能上千倍,外卖市场的流量不像线下餐饮店这样分布平缓,而更像电商,流量集中,赢者通吃。所以在这个市场中,铺货率的概念失效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每个门店的意义。
与此同时,外卖流量还特别不稳定。2016年年底,我们在部分市场取得一些突破的门店,到了2017年年初突然关门大吉了,很多销量很大的门店突然经营惨淡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急,这一点又和传统渠道不同。
基于这样的特点,虎邦在经营外卖渠道的时候,也需要思考外卖的流量分布。这个流量分布既包括门店的特征,也包括品类的特征,甚至包括菜品的特征。如果不能把握这些特征,泛泛地去打,就会陷入集中的渠道建设中去,事倍功半。
流量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生存的另一种思维模式——精准。在互联网多变的世界里,要么能够适应整个生态(生态思维),要么能够精准找到用户并掌握其行动轨迹,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等都是精准化的思维方式。
这两点既是我们在生态中的最大感悟,也是对互联网特征的重要认识。
系统胜出而非要素胜出
创业者们最喜欢研究绝招,大家希望通过简化认知来理解问题。然而创业成功真的是一个系统胜出的过程,绝对不是某个要素胜出了就能解决问题。
以虎邦为例,表面上看,是虎邦选择了一个不错的渠道,实质上,取得现在这点成绩,是诸多要素环环相扣,甚至化学反应叠加之后的结果。
以产品为例,虎邦的产品十年磨一剑,打磨鲜椒酱也是煞费苦心。
目前市面上的辣椒酱,以油泼辣子的工艺最为普及。然而虎邦为了适应消费升级的特点,选择了辣度更低、香度更高的黄河流域辣椒作为主原料,采用新鲜辣椒低温熬制,避免油炸,低盐低辣,适合新时期人们饮食的需求。
在包装上面,围绕现代人快节奏的特点,制作了小包装的产品,一餐一个,即食即弃,方便快捷。虎邦上市以来,产品已经迭代四次,不断打磨,才能适应用户及消费场景的需求。
品牌的升级、行业的研究、团队的管理、知识的共享、销售运营体系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创新,同时这些要素还要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哪个要素能够决定成功还真不好说。
就好像说一道菜做得好,牵扯到火候、刀工、配料等诸多要素,要我们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好吃,其实还真很难孤立地说清楚,这才是创业的艰难与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