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共同认可和崇尚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产生并共同遵守的思维模式和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价值观回答企业为实现使命和愿景如何采取行动的问题。它为企业及其成员在工作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行动准则,也为企业处理各种矛盾提供了判断依据。
2019年之前,阿里巴巴价值观的核心词为: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纵观阿里巴巴20年的发展史中,马云有很多决策背后体现的都是阿里的价值观。正如马云所说:“阿里巴巴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决定,都跟钱无关,都跟价值观有关。”比如阿里巴巴月饼门。2016年9月13日,阿里巴巴“内网秒杀月饼事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当年在阿里巴巴内部展开的中秋抢月饼活动中,四名程序员使用脚本制作小程序,多刷了124盒月饼。这类程序员的工作职责原本应该是维护网络安全,却利用自己的技术抢月饼,这明显违背了阿里巴巴“诚信”的价值观。除了这四位程序员外,第五个被开除的人,在阿里巴巴的能力和地位很高,在网络安全领域能够进入全国前十,其上级领导认为,开除他会产生一定的损失。消息一传开,360等企业随即伸出橄榄枝。即使其技术能力再强,违背了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违背了企业文化,阿里巴巴最终开除了这些员工。
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经说过:“新经济公司组织能力过关的,只有阿里巴巴。”这个说法代表了许多人的认识。在湖畔大学的一次讲话中,马云也提到:“这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企业要壮大,实际在于对人才、人性的把握,产品最多只在战术级。我最骄傲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人才梯队、组织建设还有文化。”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基础,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麦肯锡公司研究推出的麦肯锡7S模型,是其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要素,包括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共同的价值观。其中,企业的共同的价值观是这七个变量的核心。如图6-1所示。
图6-1 麦肯锡7S模型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实质上反映了企业文化理念的竞争。共同的价值观是全体成员对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宗旨的共同认识,是企业对存在意义、经营指标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评判企业和员工行为的标准。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仅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的特征,还直接影响了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存在多种关于核心竞争力定义和特性的表述,例如哈默(Gary Hamel)基于整合观的表述,梅约(M.H.Meger)基于技术创新观的表述等。北大教授张维迎先生界定核心竞争力的5个要素包括:“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企业价值观对企业成功有关键作用,是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华为价值观是成就客户、开放进取、艰苦奋斗、至诚守信、自我批判、团队合作。华为的战略与华为的价值观紧密相连,华为的战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利益。
通用电器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与业务经营重点能够紧密相连,其价值观包括更多方面:以极大的热情全力以赴地推动客户成功;视“六西格玛”质量为生命,用质量去推动增长;坚持完美,决不容忍官僚作风;以无边界工作方式行事,永远寻找并应用最好的想法而无需在意其来源;重视全球智力资本及其提供者,建立多元化队伍;视变革为可以带来增长的机会;确立一个明确、简单和以客户为核心的目标,并不断更新和完善它的实施;创建一个“挑战极限”、振奋、不拘礼节和相互信任的环境,嘉奖进步,颂扬成果。
因此,公司花精力来认真探讨企业价值观,实际上是在为未来发展定方向,这是再务实不过的举动了。只有辛勤耕耘市场基础,耐心培养客户生态的企业,才会与市场形成命运共同体,为下一次冲锋准备充足的弹药。因此,看起来“务虚”的价值观,才是企业的DNA,也是帮助企业走得更远的“内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