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一种精神
一位伟人曾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营销人而言,这种精神更加难能可贵。如果仅仅为了养家糊口,人生不会精彩。快消品行业不但市场化程度高,而且网点遍布街头巷尾,需要完善的策略规划,更需要身体力行;不但考验智慧,更考验体力和精神意志。我认为,能坚持5年以上、做好快消品营销的人,都是了不起的营销人。
本书没有大道理,也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分析。有的只是我对消费品市场的研究、分析和心得体会。从古至今,中国向来不缺少战略家和战略观念,当今营销也不缺少所谓的“执行观念”,缺少的是行动!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小米、褚橙,认为他们利用互联网思维而无往不胜。但我认为,无论是小米还是褚橙,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并不是其利用互联网思维的胜利,而是让营销回归了本质和原点。换句话说,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让营销回归到人性的基本点,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这个层面来说,营销不是在推广品牌或者产品,而是在创造顾客价值,不仅满足了顾客基础的生理需求,还满足了顾客深层次的精神上的需求。看看褚橙火爆上市、一橙难求的景象,很难想象一个橙子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其实,人们哪里是在买橙子,分明是在买褚时健的励志精神,因此,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唯有精神才能永存。
本书共六章,是本人十多年销售、营销、策划工作的浓缩和总结。
第一章是本书的精华内容之一,即快消品市场要怎么操作。这章基本涵盖了一个品牌或产品如何进行区域市场的操作。从市场调研开始,到产品组合、市场铺货、渠道规划、渠道管理、价格控制、市场推广等核心内容,让销售人员或者营销管理者有目的的操作和启动区域市场。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团队管理。从营销管理者的视野来说明,管理要管人、管事,更要管人心。本章告诉快消品营销人员如何成为一个好主管、快消品市场主管最需要什么素质和能力。从微观的角度给出了快消品营销人员如何做年终总结和年度规划,以及在复杂的营销环境中如何保持良性精神和忍耐精神。
第三章是讲怎么做好产品和品牌的推广和传播工作。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与营销1.0和营销2.0的传播差异很大,基于自媒体的传播成为主流,本章结合案例分析了营销3.0时代怎么做品牌和产品推广。
第四章、第五章从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层面分析了快消品行业特性、成功要素,特别分析了食品饮料的营销规律和策略,这些来源于一线营销经验的策略和方法。我认为,这是值得快消品读者品读和思考的。
第六章是快消品行业近年来的经典案例,从案例的分析和解读中,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有的品牌可以成功,有的品牌却失败了,成功和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快消品营销是所有行业营销中最辛苦的,但也是得到锻炼最多和提升能力最快的行业。
以下是我对营销人的几点希望和祝愿。
我希望,大家不再为了事业轻视自己的健康。一年出差200天,正常!跑市场、谈客户、做培训、搞促销……累的不是身,而是心。照顾好自己,那是奋斗的本钱。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了工作忽略了家人。我认为,疲于奔命怕的不是对自己身心的伤害,而是对家人的残酷影响。能不能照顾家人还是其次,缺少了天伦之乐也不是不能忍受,最怕的是少了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依赖。销售人,重视你的家庭,因为那是你精神的源泉、动力和归宿。
我希望,大家能平衡自己的生活。任何不平衡总会走向平衡,销售人的平衡不能靠外界的推动,工作、生活的平衡是造就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基本条件,如果你的工作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家庭,请放弃。
我希望,大家都能实现人生价值。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赚了多少钱(当然,基本保障也很重要,不能饿肚子),而是你做了什么事情。对营销人而言,这些事情对企业提升、客户价值有什么影响,你留下了什么?你的价值就是,活着就必须行动,试着改变什么。
我希望,大家终会实现心灵的平静。我们不断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销售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梦想,我们将其作为一种习惯,那么,销售人就达到了一种境界。其实,我们追寻的就是回归心灵的平衡与平静。
先哲王阳明说:“天理即良心。”我说:“营销即人生。”
本书(上一本书也是)是在博瑞森编辑马优的启发和鼓励下整理完成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本书的整理工作,确实是一件高兴而又辛苦的事情,但总算对自己十年的销售和营销工作有了一个阶段性总结,再次感谢博瑞森和马优!另外,还要感谢朱玉童,在朱总的身上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思维和方法,在严格要求下,自己不断成长。
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长期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但因此也亏欠他们很多。
最后,感谢这个时代,让我奋斗在梦想的道路上痛并快乐着。
蒋军
2014年7月7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