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周:十字手合太极

【拳法详解】

1.左脚踩下将重心平移回右脚心,同时左脚尖提起、两手腕松掉。

图 6-120 图 6-121

2.双手不动,右脚底往下踩,涌泉带动腰胯向右旋转,同时左脚尖向右旋90度。

图 6-122 图 6-123

3.右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左脚心,双手旋开由夹脊向两边展开,手腕不超过太阳穴的高度,然后再一次垂肘,带动手腕沉落到肩膀左右的高度,记得此时不要耸肩。

图 6-124 图 6-125

4.双手顺势落于两大腿前,同时将右脚跟向内旋至与外沿成45度夹角,脚尖点地。

图 6-126 图 6-127

5.由左脚底踩下,右脚收回半步,双脚与肩同宽,右脚跟微微提起,不要离地太高,双手向上浮至胸前成十字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图 6-128 图 6-129

6.左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两脚之间,重心平均分布于两脚底。

图 6-130 图 6-131

7.全身再度松沉一次,随着松沉往下的同时,双手顺势垂落。先交叉下落至丹田处,待双手指尖朝下后,手再向两旁卷开至两腿裤缝旁,掌心朝后。

图 6-132 图 6-133

8.再沉胯,坐腕吐气,中指微微上翘。调身、调心、调息,三调完成,腕部再自然放松下落。

图 6-134 图 6-135 图 6-136

9.重心移至右脚心,左脚跟向内旋45度。再将重心移至左脚心,右脚跟向内旋45度。两足并拢成立正姿势,全身放松,完成整套郑子太极拳三十七式拳架。

图 6-137 图 6-138

【师父叮咛】

恭喜各位,郑子太极三十七式拳架的外形,到今天为止走过一遍了。郑曼青宗师曾对最后这个十字手合太极的式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合太极者,即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仍归于太极。乃收其心意气息,复全归于丹田。凝神静虑,知止有定,不可散失,以免贻笑大方也。”

太极之所有又称为长拳,并不是它的式子很多很长,而是“劲长”。太极之劲起于脚底涌泉,直至贯通于手指末梢,几乎行遍全身上下。放眼所有武学,无能出其右者,也难有劲长如此者。虽然各位花了九个半月的时间,学了这么多招式,但实际上太极只有一招。《拳经》上说的连绵不绝,并非只是一招一式环环相扣而已。实际上,从预备式开始,一直到最后这个十字手合太极为止,都是在连绵不绝的练着同一式。只不过大家在初学阶段为了掌握手眼身法步跟操练根劲,所以必须拆成一招一式来学而已。

另外,当十字手合太极结束后,你必须气定神闲,怡然自得。打完拳架就跟刚开始准备打的时候一样,起点就是终点,结束也是开始,有如太极圆周之循环无端。十字手合太极定势一落,凝神静炁,炁沉丹田,而后慢慢沉落脚底涌泉,复归原点。三十七式一趟,清升浊降,氧进废出,河车倒运行于任督,虚灵顶劲吞天之气,鼓荡洗涤五脏六腑,足底涌泉接地之力,尾闾下落炁行脊骨,所有一切都在主动对你的身体进行修复与治疗。希望往后大家能勤加练习,日日不可间断,每天最少也要练三趟拳,如能五趟以上就更好。后续我们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用来打磨刚学会的拳架并进行各种考核,各位多多努力。

【每日功课】

1.行功15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与十字手合太极5次。

2.靠山功1个小时。

【本周心得】

师父下课前说:“从今天起各位才开始进入学习拳架的第一天。”我们所有人都懵了,开始私下交头接耳。有位同学忍不住提问:“不是今天才刚把拳架给学全了吗?怎么反而变成学习拳架的开始呢?”本来我以为师父会开始发表演说,没想到他笑了笑说:“下周上课就知道了。那时你们就会清楚,这九个多月的学习,连太极拳幼儿园的大门都还没踏进去呢。”

郑子太极拳三十七式终于学完,也终于要开始进入学拳架的第一天了。我能听懂师父的意思,够用功的人也都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