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销商是什么样的群体?
简单点说,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个体户到21世纪的贸易商,崛起于草根,发迹于里巷。中国的经销商老板是过去被排斥在体制之外,没人脉、没背景、没资源,白手起家的普罗大众。随着社会观念、财富分配的变化,绝大多数经销商靠着勤奋和胆略,积累财富,改变生活,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复杂点说,经销商这个群体,说藏污纳垢有点过,龙蛇混杂却是恰如其分的。做过经销商的人自然知道,管过经销商的人也多少心里有数。不按规矩做事、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耍横斗狠也是常事。我有一个同事在十多年前,因经销商裁撤问题被打得头破血流、桡骨粉碎性断裂,直到今天还有三根钢钉取不出来;也有的同事因为进货纠纷被经销商打得满头是包,时至今日也不敢再去某地。
销售人员与经销商打交道会不会有矛盾冲突?牙齿还没事儿咬一下舌头,何况是代表各自利益的厂商关系。有些销售人员一味地采取连哄带骗、威逼利诱的方式耍手段,无疑是给自己埋了一个定时炸弹。
一、不激化矛盾的最保守策略就是慎用生杀予夺之权
厂商矛盾最高级的形式是裁撤。经销商是靠贸易吃饭的,动辄裁撤,这是在端人家饭碗。所以,销售人员裁撤经销商要慎之又慎,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你而言,可能只是百分之几的客户流失率;对经销商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死亡率。”
还要强调的是,裁撤经销商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孙子曰:“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裁不裁经销商是一个利弊权衡的过程,在日常的经销商管理中,我们太多时候将裁撤经销商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或者是人为地将这个手段的作用放得太大,导致经销商管理的思路掉进了死胡同,也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二、总部的销售管理人员如何避免制造冤假错案
我曾经管理过上万个经销商,面对每个月5%左右的客户裁撤率,自己的手也批得发抖,这可是几百户经销商就此与企业分道扬镳了。坐在总部,你根本没有办法确认这个客户是该撤还是不该撤,这个流程是该批还是不该批,后来为了安慰自己,增加了一张客户裁撤报表,让区域销售人员提报撤销申请时一并提交,后来发现,这种报表好像没用,销售人员为了裁掉一个经销商,你有十万个为什么,他就有十万零一个理由给你。
这个问题如果是死结,中国的经销商群体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凡事有结就有解,在实践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发现有两招比较好用。
(一)拖
当区域销售人员将撤销申请提交上来后,别急着批。在裁撤经销商的问题上,很多销售人员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处于非此即彼的选择中。很多销售人员其实是没有勇气面对总部的责问和质询,所以提交申请以后,也是在观望总部的态度。那些撤也行不撤亦可的申请,时间久了,销售人员慢慢想明白了,自己会主动撤回;那些既不驳回也不通过的申请,只有真正想明白的销售人员才敢主动和上级沟通,寻求支持。这时,我就要用第二招。
(二)直接打电话核查
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在经销商的裁撤流程中,我增加了总部督导人员的电话审查环节。也就是面对提交上来的流程,督导人员会直接和被撤经销商电话沟通,确认经销商的知情状态,包括撤销事宜、原因和经销商表态。有些确实是因为经销商自己放弃或者门店变更等自然原因,流程就可以快速通过,而一旦出现和销售人员提报内容不符的情况,要么用第一招,要么直接驳回。
三、对于区域销售人员执行裁撤经销商,我建议坚持三个原则
(一)能不撤,就不撤
很多销售人员做区域市场调整,总认为必须撤掉老客户才能让新客户更好地成长。很多时候也是迫于对新经销商的承诺,要将烂尾市场打扫干净。任何经销商完不成任务、达不成销量,销售人员多少也有一份责任。在决定撤掉一个经销商的时候,你得问自己是不是撤掉这个经销商以后,这个市场一定会更好?
(二)就算撤,也要慢慢撤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观点,叫作“慢进快出”。一个人要进入一个企业时,要花大量时间考核,不要急着引进;如果决定辞退一个人,就要用最快、最短的时间让他离开公司。很多人将这个理论应用到经销商管理中,把经销商当员工管,唯独忘了经销商恰恰不是员工。经销商有库存积压、有资金投入、有网络经营,你二话不说就撤掉,是谁都会生气。市场不到非此不可的境地,整改、库存消化、配套扫尾,心怀善意总会多结善果。
(三)慢慢撤,也要讲方法
很多销售人员裁撤经销商最狠的一招是断货,而且是不讲原因直接断货。这是直接捅人家的命门,逼着人家造反。经销商有蛮不讲理的,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正经的生意人,你要裁人家,你至少要告诉人家:“赵总,您总是不完成任务,公司对我施加压力。现在进入市场调整期,您暂时从我们的核心客户名单中剥离,销售任务我也不给您下了,但同时所有的市场支持也没有了。你只要不窜货、砸价,我们还正常给您供货,但是一旦查证您窜货、乱价,公司肯定就会将您拉入黑名单,我也只能帮您到这儿了。”对于很多非排他性的生意,经销商只要遵守市场秩序,并没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通过降级和调整支持力度,事实上就是一个让经销商慢慢衰老的过程,不至于将矛盾在短期内激发。
四、区域销售人员裁撤经销商时,遇到喜欢惹事的主儿怎么办
当我们做完这一切,是不是经销商一定会记得我们的好?不一定,但大多数经销商都会理智面对。但万一你遇到喜欢惹事儿的人怎么办?
总部人员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相对容易一些。企业做的是全国市场,不靠一城一池。碰上这样的人,可以选择将这样的市场放一放,经销商要窜货,就全国市场,尤其是周边地区发通告,谁敢给××经销商私自供货,承担连带责任。经销商也要吃饭的,闹十天半个月也正常,闹两三个月也还能忍受,但长期靠砸价、窜货过日子怎么受得了?真要闹半年一年的,经销商自己都没劲儿了,没有几个经销商熬得起。等经销商冷静了,市场缓和了,厂家再腾出手来做市场也不晚。
区域销售人员痛苦点,因为自己就一亩三分地,如果半年不产粮,估计自己也受不了。这时如果必须要做选择,无异于火中取栗。碰上地头蛇式的经销商,要想裁撤成功,有两个法子可以试试:
一是找一个更有背景的经销商接盘。这里依然涉及两个问题:有没有经销商愿意趟这趟浑水,如果新经销商又有问题怎么办。
二是找一个有官家背景的经销商。有官家背景的人做经销商,在建材家居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人说,既找不到有官家背景的人做经销商,又要把原来的经销商撤掉,怎么办?还是那句话,销售没有什么非此不可的事情,如果有,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两难困境下做选择,那就是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