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集中采购的核心逻辑与实施方法

7.1 集中采购的本质(品类二次优化、集约化管理)

集中采购的本质是对企业采购品类进行二次优化,通过集约化管理整合需求,降低分散采购的成本与风险。它并非简单的批量采购,而是通过对品类的重新梳理与整合,实现需求集中、供应商集中、管理集中,提升采购效率与议价能力。

7.2 集中采购的核心价值(降本、提质、标准化)

  • 降本:通过集中需求提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减少分散采购的沟通成本、物流成本与管理成本。
  • 提质:集中筛选优质供应商,通过严格的供方评估与考察,确保采购产品质量稳定,避免分散采购中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 标准化:统一采购品类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与验收标准,推动企业内部生产、研发环节的标准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7.3 集中采购的主要模式(自主、抱团、依托外部)

  • 自主集采:企业凭借自身规模与采购能力,独立组织集采,适用于采购需求大、品类相对集中的大型企业(如央国企、头部民企)。
  • 抱团联合集采:多家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整合采购需求开展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提升议价能力,适用于单个企业需求小、议价能力弱的情况。
  • 依托外部集采:借助第三方平台(如行业协会、专业集采平台)的资源与经验开展集采,降低企业自身集采的组织成本与风险,适用于缺乏集采经验的企业。

7.4 集中采购十大环节与 “721” 业务流原则

  • 十大环节:依次为定品类、定模式、定计划、品类研究、供方寻源、工厂考察、询价选型、集采招标、中标签约、履约定级,各环节环环相扣,需严格按照流程执行。
  • 721 业务流原则70% 精力投入前期策划(涵盖定品类、定模式、定计划、品类研究等环节,确保集采方向正确),20% 精力用于执行阶段(包括供方寻源、工厂考察、招标、签约等,确保落地执行到位),10% 精力用于评估阶段(履约定级与复盘优化,为后续集采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