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相比,我国兼并收购的发展还稍显稚嫩,企业家和从业者们对于并购技巧的掌握和监管制度的完善经验还略为不足。
这本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下文简称深交所创企中心)所编著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答》(第2版),是众多并购实务书籍中极为出色的一本。该书于2014年第一次出版。两年之后,深交所创企中心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新情况、新趋势的重新整合归纳,在2016年将新一版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答》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并且该书还将保持两年一版的速度继续更新,这一点对并购人士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全书主要着墨于中国现行并购市场上企业所遇见的一系列问题,并以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诠释重点,该书总共由4个部分组成,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解析我国在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克服困难方法。
尽管我国并购经验尚且不足,但是在中国证监会及商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资本市场改革初见成效。2007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全流通形态,股市的作用也得以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购方式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不过仅有这些进步还是远远不够,现实中的并购实务还是凸显很多问题。例如,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家们对于并购方式并不了解,他们更加青睐于保守的内生发展模式。并且国内投行并没有充分发挥好中介作用来帮助并购产生,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发育畸形、盈利较少等问题。这些矛盾若不能有效解决,我国的资本市场势必不能健康成长,那么日后并购事业的发展也会变得举步维艰。深交所创企中心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故而将大部分的桎梏归纳起来,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以便读者们参考。
中国式并购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向前,其关注方向也开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早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及深化,大家更加倾向于产业型并购事业,认为其更加注重协同效应且更加符合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对于买壳公司及其审核并没有提起较高的重视,甚至淡化了其地位。到如今,新的问题开始出现。我国的收购基本采用善意收购的方式,但近年来随着敌意收购数量的增加,这种直接绕过上市公司管理层从而夺取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方式开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故在第2版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答》中归纳了许多反收购策略及办法,列举了许多防御机制及解决途径。
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注重到了中国实情,对于反收购应对措施在国内的适用提起了较高的重视,并将中国的敌意收购、反收购策略等与国外成熟市场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此外,杠杆收购与借壳上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本书也同样对于这两部分的内容专章加以梳理与归纳,力图以更加简明清晰的方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
当然,若企业家们对于复杂的并购交易仅有匹夫之勇显然是难以为继的,他们不仅需要良好的交易结构与策略,更加需要降低风险提升成功率的方法和灵感。本书将并购中的风险把控及内幕交易相关内容都进行了专章介绍。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反垄断审查也变得愈发重要。本书再版以后特意增加了反垄断这一章节,对于反垄断审查的标准和程序也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以帮助经营者更好地参与商业活动。本书第四部分介绍了大量有关并购重组业务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并购背景、再交易方案及交易效果的评析将案件进行重新分解排列,不仅可以巩固读者在前三部分所学到的知识,并且也能验证前篇内容的正确性。
总体而言,本书论述详略适当,思路清晰且富有逻辑,对于知识的实时性与办法的可行性的把控都较为合理,不失为我国并购从业人员了解资本市场,进行资本活动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