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

1绩效合同示例,有的绩效合同可以只用一张考核表囊括所有指标,具体如表9-6、表9-7、表9-8和表9-9所示。

 

 

 


表9-6 年度总经理KPI考核表

 

表9-7年度企管课KPI考核表


9-8年度财务课KPI考核表


9-9 年度业务课考核表


2)设定目标的SMART原则:绩效合同最核心的内容是“三定”,即定指标-定权重-定目标值,在签订绩效合同时,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比如,工作态度、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这样的指标不可以作为独立的指标,一定要细化。

第二,可以客观衡量。

第三,一定是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的。考核结果呈正态分布,绩效为优的人是少数,绩效为差的人也是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间,这样的目标值是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的。

第四,是与关键职责相关。不是你的职责,不能用指标考核你,谁的职责考核谁。被考核者可以影响结果的指标要考核,否则就不作为考核指标,比如外部环境导致他的绩效不好,与他个人努力与否无关,就不考核。

第五,有时间限制。

3设定目标值的五大模式。指标是解决我们评价什么的问题,目标值是解决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怎样让目标值不高也不低?下面有五大模式。

    第一,基于以往的业绩。要在以往的业绩基础之上,根据公司总体的战略目标设一个增幅,通常业务单位的增幅要高于公司总体的增幅,否则就实现不了。

    第二,要高于本地区本行业的增幅,如果比行业低,最后只有一条死路。

    第三,设定的评价标准一定要与竞争对手比较,高于对手你才能赢。但是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你怎么能知道对手的指标?没有关系,找行业的标杆企业。

    第四,对比本公司的同类标杆岗位以往的业绩和现在的业绩。大公司有标杆岗位,小的公司可能找不到。

第五,强制分布,保证少部分优、少部分差,大部分合格。强制分布总有一些缺陷,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目标定的合理,个人努力之后就可以完成,就不需要强制分布。强制分布在什么情况下用?在没有数据支撑,也不能客观衡量,只能凭主观评估,或者绩效结果一样的情况下使用。强制分布的效果不好,具体表现在轮流做庄。

这五种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公司的战略,如果我们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公司的能力分析、对手分析、同行分析、客户分析和供应商分析而形成的战略规划,以上的这些问题就统统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