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四项研究解决非药品动销难题

很多药店在引进多元化商品后,发现动销状况不理想,没有明显提升经营业绩。要想根本解决动销问题,还得从顾客用药分析入手,研究隐藏在深层的疾病相关信息和营养缺失,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推荐,迈过顾客首次使用坎,并让其在获得健康体验后再次购买,直至形成购买习惯。

 

  

  1 研究常见病,找到隐性需求

  几乎每种疾病的发生,都能找到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子,药店正好推荐基于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商品,为此,药店从业人员必须研究每种疾病,找出导致该疾病产生背后的营养缺失。

  为迅速见效,确保研究热情,建议根据常见病在药店出现的几率高低确定研究先后顺序。如:当下正值冷热交替阶段,感冒购药者日渐增多,尤其以风寒型感冒为最多,那就将其作为研究重点,我们会发现,风寒感冒患者要么身体素质比较差,要么近期特别劳累,总之是免疫力低下,那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其推荐蛋*质粉、氨*酸等营养品,或者黄*、枸*子、当*、杜*等具有补气补血作用的药食两用商品。

  但没有专业性上的信任,要顺利完成推荐是不可能的,药店还得从疾病本身的深入了解入手。以风寒感冒人群为例,要获得顾客的专业信任,必须详细了解风寒感冒与其他感冒在症状上的区别,特别是与常见的风热感冒、夏季常见的暑湿型感冒的区分,以便在顾客购买感冒药品时通过症状询问指导对症用药,并赢得其对药店的专业信任。

  2 研究高动销商品,推荐适宜生活用品

  高动销药品其实也代表着某种疾病的高发,该种疾病除有营养缺失的问题外,也会让顾客产生更高品质的生活用品需求。因此,建议门店在多元化的过程中,要每周对药品销售排行榜进行分析,找出动销排序变化,对始终高居前列或排名上升幅度较大的药品进行重点关注,侧重了解其所代表的疾病信息,并推荐适宜的多元化商品。

  当下季节、温湿度等均在发生大变化,过敏人群增多,在销售抗过敏药品的同时,积极与顾客探讨可能的过敏源,让其尽量远离过敏源,是一种良好的客户关怀方式。从笔者日常门店销售的个案分析,化纤材质内衣是一个主要过敏源,此时可以顺势推荐新引进的高品质多元化商品——美国纯长毛棉内衣,此案例也可以适用于婴幼儿湿疹用药人群的关联推荐。

  3 研究慢性病,找到背后的不良习惯

  以“三高”为主的慢性病患者,是药店当前的主流人群,一般来说,慢性病除少数遗传原因外,多可找到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子。药店可研究具体每种症状慢性病对应的不良生活,并帮助顾客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改善该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伤害。

  如高血压患者,特征是舒张压较高,我们仔细询问其生活习惯,会发现其饮食口味较重,即食盐较多,根源在于食盐里面的钠离子,那就可向其推荐低钠盐。如特征是收缩压比较高,我们仔细了解后会发现其肝火比较旺,睡眠质量较差,适当在日常生活中饮用一些菊*茶、枸*茶、决*子茶,也可明显改善上述状况。

  4 研究药品不良反应,推荐弥补保健习惯

  是药三分毒,尤其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对肝肾的伤害不言而喻。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选择花茶或者药食同源食品,如栗*粉、鳗*干、牡*干、枸*子、麻*蛋、荔*干、葛*等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用,有益无害。

  对购买率较多的药品,也要个案进行研究。如高血压常用的卡*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最大最明显的后遗症就是会引起服用者干咳,类似于中医肺阴不足证的表现,可以建议服用者养成食用*蜜、百**耳、西*参、葡*籽、维*C等食品和保健品的习惯,从而改善和避免干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