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家群落中,最有个人魅力的是教父式企业家,柳传志、任正非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深谙国情,善做哲学总结,极具煽动力。他们的商业辞典中几乎都是战争术语,他们最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任正非对内的训话中,常常可以找到这样的词句:“不要把客户关系当作买卖关系,要做诚实的商人,要把优惠和好处让给客户,要关心客户最关心的问题,真正赢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非市场化环境中杀出来的华为,深谙客户关系管理法则,并被华为发扬到无与伦比的极致。如今华为与各地用户从高层到执行层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就是靠当初生啃、一步步罗织起来的。
例如,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中断,网上运行着多种机型,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厂家的设备上,华为的技术人员在1天内从深圳赶到黑龙江,发现问题不在华为。偏偏出问题的厂商迟迟没有回应,华为将自己的接入网改接到另一路由,通话恢复了,用户大喜过望,亲热地招呼:走走,出去喝酒。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曾经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电信分家后,县地市公司基本没有采购权了,省级公司的部分采购权也上收。外资竞争对手以前只做总部和省级公司的关系,常常受到华为的蚕食。这样一来,形势似乎对外资公司有利,华为遍布各地市的200多个网络受到挑战,管理层自然会想到收缩地市公司的销售服务网络,况且,当时拓展国际市场也需要大量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于是有人建议说,撤销这些经营部可以节约成本,反正现在县局手里已没有采购权了。任正非的批复是:“我相信,这就是华为和西方公司的差别。我们每层每级都贴近客户,不放弃对我们有利的任何一票。”
任正非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他对手撤出地市级市场之后,他反而提出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华为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这样客户一有问题,就能在身边和华为的工程师沟通,“我们跟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在一些县市的电信局也有自己的办公室,随时给客户解决问题,而国际大公司在一个省可能就只有几个人,怎么能跟我们比?”华为的河北和宁夏地区的一位销售代表说。每当省级以上公司集中采购时,往往需要地市公司这些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和意见,显然,华为就成了最终使用单位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