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区域与地块的选择

投资选址对投资商而言像把双刃剑,选准了,经营借势而起、势如破竹;选不准,营运磕磕绊绊、步履维艰。“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个唱衰东北投资环境的口号让诸多投资商不敢迈越雷池。2017年12月,相继曝光的雪乡宰客和毛振华控诉亚布力两起负面事件的余温未散,2018年元月,京东集团刘强东却在两日内先后在哈尔滨和长春签订战略协议,并在沈阳与辽宁省委书记会谈,计划未来三年在东北进行超过200亿元的投资,推进东北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注入技术创新动力、升级零售服务。

希望京东大手笔的投资能够助力“东北产”“东北造”迎来“第二春”。电商巨头敢闯关东,产业地产商们有此勇气吗?产业地产到底在东北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一位原籍东北、如今在北京从事产业地产的专业人士说:“投资项目哪里都有风险,谁说东北就不能做园区了?东北的营商环境、新兴产业确实有过问题,综合成本、项目难度的确不小,建出园区的水平与其他发达区域相比也可能打折扣。但是东北同样需要产业转型、产业聚集,需要新园区的出现,也需要老园区的提升。只要你把期望值放在合理的位置,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当然可以做起来。北科建在长春的科技园区做得就挺好。”这话听上去似乎在为东北打气,想起中兴通讯、总部基地ABP等公司在东北建设产业基地的境遇,多少还会心有余悸。其实,像业内早先就曾探讨的在二线以外城市做不做园区一样,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状况与东北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业内的炎黄集团等一些产业地产商在三线城市也做成了,而且项目品质还不错。笔者心怀振兴东北的期待,感觉东北也好,三四线城市也罢,投资建设园区仍然是可选项,就像前面那位东北籍同行大哥所言,你要投资拓展,一定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一切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