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龄化趋近,健康市场需求释放,购买力放大

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管理的问题,大量的慢病人群不断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消费能力的增强,老年人对于生命的渴求更加强烈,而预防、检查、治疗、恢复、保健等需求不断被激发,且市场持续扩大。此外,分级诊疗后,大量的慢病康复功能下沉到基层,而基层医院长期以来休眠的状态突然被激活,基层市场代理商需要快速补上缺口,提前布局站位。而今,家庭用小型器械已经逐步普及,增长明显,身体管理意识增强,配套服务亟待提高。

常规情况下,需求的满足停留在表面,同时也不断扩展宽度,比如讲求覆盖率和现有份额的划分率。但是,在供需失衡和客户掌控能力彼此相当的时候,竞争乏力,竞争对手之间都认为客户的需求被充分瓜分,于是,进入忧虑状态。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客户的可购买力有多大?购买力如何分配?也就是说,如何让你的衍生产品和服务更多地占用客户(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资源。当你的产品更多频次地与客户发生互动的时候,你的黏性就越来越强。因此,延伸和补充产品结构的时候,首先应该分析客户需求和可购买力的分配,然后再选择相应的产品,使其成为对方盈利工具或者习惯性消费品。

(1)老龄化带来社会负担,也带来商机,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医药健康行业。

老年人群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消费是最大的,显然健康产品定位老年群体的是具备了足够庞大的消费人群。老年消费人群除了正常慢病产品和慢病食品需求外,还有大量的老年专用生活用品的需求。激发老年人需求向消费转化的动力一方面是健康概念的传播;另一方面是对其子女的情感营销氛围的营造。

(2)老龄产品的营销需求增加互动与建议反馈。

互动是增加客户黏性的最好方式,老年人最大需求就是情感寄托,此外,有经济性习惯、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因此,此类产品的推广方式一定要简单而击中要害,也就是需求最强烈的痛点。反复参与互动交流,牢牢绑定目标群的消费习惯,形成反复教育。老年人的社群交流比较活跃,良好的体验感与服务过程是老年人最愿意表达的,因此体验感传播形成口碑效应是极为容易达成的。

(3)老龄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嫁挖掘。

老龄群体的健康管理数据与其子女形成交互对接,在正常消费前提下,促进他人进行非价格敏感型消费可能性较大。不同群体的消费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合理迎合其消费特点完成不同产品的导入。

(4)老年产品团购活动的开展。

基于社群口碑营销的特点,在老年群体中进行团购活动非常有效。常见的团购活动以单位工会配合组织,进行单位内部节日礼惠活动,进行义诊、免费检测、免费赠送体验品等活动,也有进行活动赞助等。

举例说明:一个销售液体钙的企业组织活动参与赞助广场舞比赛,该产品刚刚完成连锁进店铺货,急需获得销售认可,举办了活动:该产品成本为每瓶18元,连锁铺货价格每瓶35元,店员激励每瓶10元,零售价每瓶118元。如表11-1所示。

表11-1活动组织与预算支出

活动组织与预算支出

活动结果

1.赞助广场舞比赛中的服装T恤与活动条幅、海报、背景墙喷绘布。(T恤费用:20元×1500人=30000元;条幅15元×30条=450元;海报0.8元×3000份=2400元;背景墙18元×80平方米=1440元)活动材料支出总计34290元

2.销售活动代金券及奖品支出(代金券发放1500张,参与者均有,金额总计75000元,此代金券支出为零售方让渡毛利产生。此外,设置奖品为健康礼包,为厂方支出,为液体钙大礼包,合计支出按照底价折算为6000元)

3.细则:所赞助材料均有液体钙的大幅广告植入,参与者均可获得代金券,金额为30~50元,随机发放。前三名获奖团体分别获得健康礼包奖品

4.体验者安排发言,利用广场舞活动人群需要补钙需求的特点,由广场舞参与者现身说法提供体验感描述,带动消费氛围

1.活动支出:厂方支出为40290元,(不含活动人员费用),零售方为合作经销商,两家大型连锁药房,让渡每瓶50元的毛利用于客流带动,代金券仅限于本品销售

2.活动期间代金券转单率为65%,零售方让渡毛利润26250元,完成客流覆盖975人(不含获奖人群90人)

3.两家连锁共计销售出货2925瓶(一盒两瓶)

4.由于活动拉动,店员获得奖励29250元,完成部分转单店员的激励带动。连锁采购备货共计12000瓶

5.本次广告活动即时费销比为60%,铺货费销比为16%

(5)老年产品消费分解,完成购买力放大。

大部分老年群体属于价格敏感性消费者,一是经历习惯,二是参照标准,三是较多的医药消费支出负担。常规的进行化解方式为化整为零,按照日均消费进行分解。此外,设定平均消费水平与可支出标准进行对照,并进行整体分解,按照分解到的比例,尽可能放大消费群体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