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链设计的底层逻辑:拒绝
“标杆模仿”,坚持 “内生成长”
传统供应链学习多以 “标杆模仿” 为核心(如模仿华为、丰田、沃尔玛),如同 “模仿一朵花的形态”;而科学的供应链设计应是 “从种子到花”
的内生过程 —— 基于企业自身环境(客户、竞争、资源、文化),让供应链从 “树根(底层逻辑)” 到 “树干(系统框架)” 再到 “花朵(具体形态)” 自然生长,确保系统自洽。
•
反面案例:盲目套用 SCOR 模型或华为模式,忽略企业自身差异,导致 “形似神不似”,无法适配自身生态系统;
•
正面逻辑:每个企业的生态独一无二,供应链必须扎根于自身土壤,通过 “目的→手段” 的推导形成专属系统。
(二)战略解码:从企业战略到供应链定位
供应链设计的第一步是解码企业战略,明确供应链的核心使命与第一性原则。企业战略可简化为四个核心要素,据此定向解码供应链定位:
1.价值主张(客户价值)
企业为客户创造的核心价值(如成本领先、产品创新、快速响应等),直接决定供应链的核心使命:
◦
若价值主张为 “成本领先”,供应链使命是
“总成本最优”;
◦
若为 “产品创新”,供应链使命是
“支持新品快速高质量量产”;
◦
若为 “快速响应”,供应链使命是
“最短订单履行周期”。
2.盈利模式(企业价值)
企业的赚钱逻辑影响供应链的运作优先级:
◦
高毛利模式下,供应链需 “严格控制成本,保证高品质”;
◦
薄利多销模式下,供应链需 “提升周转效率,降低边际成本”。
3.战略控制点(护城河)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品牌、知识产权、政策壁垒)决定供应链的关键原则:
◦
可口可乐以 “品牌” 为护城河,供应链使命是 “极致铺货率与产品可得性(不缺货)”;
◦
台积电以 “知识产权” 为护城河,供应链核心是 “保护技术安全与材料保密”。
4.价值实现模式(整体战法)
企业贯穿价值链的核心逻辑,直接定义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
深印(跨境电商服装企业)的 “小单快反” 模式,要求供应链 “极度敏捷、柔性化、数据驱动”;
◦
丰田的 “精益生产” 模式,供应链核心是 “准时化(JIT)到货机制”。
(三)供应链战略章程的输出
通过战略解码,最终形成供应链战略章程,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核心使命:供应链存在的根本价值(如华为 “支撑全球复杂项目交付,确保极致质量与供应连续性”);
2.第一性原则:多目标冲突时的优先级排序(如华为 “质量与可靠性优先,可牺牲部分成本与敏捷性”;深印 “速度与周转率优先,可牺牲部分单品质量与原创性”);
3.关键成功要素:实现使命的核心抓手(如华为 “强大的
NPI 能力、供应连续性、全球复杂项目交付能力”;深印 “库存风险最小化、供应商集群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