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业人,差异货,精耕场

CS渠道生意在萎缩,因此,门店老板对毛利的需求和费用的需求都是极致的,但如果一线城市经理对渠道的痛点不够了解,对渠道老板的心态预计不足,或者对这类渠道的专业性洞察不够,即使再牛的品牌,也很难真正引领或管理这类渠道。如表3-1所示。

表3-1 一线城市经理:CS渠道实操策略指引框架

具体怎么做,从“人、货、场”三个维度重点规划和布局。

1.精选业务,深入CS渠道

从区域层面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专业渠道必须匹配专业的人来做,不惜从市场中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精选业务深入到CS渠道,了解渠道的痛点、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深入日化标品的精准突破。

从总部层面,要有专业化的美妆团队运作,从选品到区域沟通到区域销售赋能,实现专业化运营。可以预见,CS渠道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几年,必将会有一轮巨大的变革。因此,要做好渠道,厂家的相应总部和地面团队整体上必须要对CS渠道的趋势、现状、痛点及接下来的发展有深刻和前瞻性的理解和判断。如果和往常一样,只做常规的分销、常规的助销、常规的促销和常规的维护,很难有大的突破。

CS渠道自身的生意很难,此时更需要厂家的人更有效率、更加精准地辅导他们。在市场中,我们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CS线下终端门店开不下去了,开始转型“名创优品”业态模式经营,通过1元品、2元品、5元品引流,不仅卖日化、化妆品,还有部分日用消费品,企图利用低价日用消费品做引流,这也许是眼前的不得已,但不能是常规运营动作。

越来越多的CS门店老板明白,老的打法肯定不行了。因此,厂家精选的专业CS渠道销售人员,必须对渠道的演变有深刻的理解,在当地引领门店和从业者,一起迭代和蜕变。

线下CS渠道为什么容易受到电商的冲击,核心是缺少服务,还只是一个卖产品的场所。为什么母婴店能够在电商肆虐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相对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有专业的服务,这是电商难以企及的。化妆品店的服务在哪里,这是每位门店老板需要思考的,要牢记“电商可以买来快和便宜,但是服务和体验终归还是要回归线下”。

当然,这也是当地城市经理和负责CS渠道的厂家销售人需要思考的,运营升级就是服务升级,如何让服务构建价值,构建化妆品店的护城河。未来化妆品店的护城河一定不是品,而是服务。

关于经销商,首先综合业务员的能力要提升,通过管理和激励的优化,让业务员更加关注CS门店拜访的质量和执行精准度。专业品牌导购的培训提升,从卖价格到卖品牌再到卖服务。1.0时代化妆品店卖的是价格,2.0时代卖的是品牌,3.0时代卖的是服务,经销商负责CS线下渠道的业务员亦是如此。

毋庸置疑,在三四线城市,本土的中小品牌影响力在下降,作为一线头部品牌的城市经理要带领团队、引领门店老板进行品类升级和优化,协助门店老板引入服务的理念,不仅做Sell-in和Sell-out,还要做Sell-service,三位一体,才能把生意做长久。

2.差异货品,精准推新,改善毛利

关于货,首先精选常规爆品,不断提升一线品牌的运营占比,缩小部分中小品牌或杂牌,帮助客户增强坪效。过去高毛利的小牌杂牌卖不动了,必须提升一线品牌的运营占比,通过快速地流转,提升整体毛利额。

其次,优质“小而美”品类的引入。美妆护肤品类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在做品类升级的同时,要延伸消费者的需求宽度和深度。比如像脚膜、手膜、眼膜、睡眠面膜,类似这些更加细分化的小品类都值得播种和培育。

最后,差异化推新,远离毛利洼地,让CS渠道的产品线区别于其他渠道,特别是要区别线上。城市经理要站在整体品类的角度思考,哪些细分产品可以改善CS渠道毛利,同时价格又相对有安全边际。

3.新零售切入,打造灯塔门店

关于场,新零售的工具和方法,必须提到城市经理的工作日程上来。朋友圈和社群营销赋能,直播和数字化营销工具都要全面切入。当然,这里说的新零售切入不是简简单单发朋友圈,在社群内发几张电子优惠券,而是专业化的运营,从小事做起,从第一单做起。

比如限时秒杀、一元换购是维系社群黏性的主要方式,也是引流比较好的手段,要充分定位每一个促销方式的作用和目标。微信直播小程序,这是中小CS门店主要选择的直播平台,看点直播和微信是打通的,很容易上手。要引导终端做简单的事、容易的事和有效率的事。

当社群达到了一定体量后,下一步动作便是如何激活群内用户,这也是多数CS店主目前提出的主要困惑之一。引流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激活。

为什么社群的销售占门店的占比不到10%,核心是活跃度低、裂变太难。在社群的促销维护中,要引导和鼓励店主和店员更多选择有分享价值的内容,比如护发护肤的知识,按主题每周开展促销活动、抽奖、发产品广告等。

专业化的经销商做更细致的分工定位。城市经理要主动影响经销商内部重视做CS渠道,最好专门为CS设立服务和支持团队。想一想,在CS渠道的促销导购和大卖场的阿姨促销员能是一样的标准吗?显然是不同的标准。

让经销商做好这样的渠道,我的建议是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专门开CS渠道专营经销商,不要和其他渠道混着做。往往做超市的经销商做不好CS渠道,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以地理位置为维度划分优先策略。布局上要有层次,优先对一二线城市头部CS渠道进行旗舰店生动化建设。特别是核心城区内的CS头部门店的打造要放在第一位,其中包括一级货架POSM场景化和定期的路演。然后按照核心城区、县中心、镇中心,有节奏有计划地打造旗舰终端和灯塔终端。

CS渠道,在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对固定的圈子,口碑很重要。所以做头部,头部攻坚战一旦失败,做排名二三的系统和终端,这个城市的CS渠道其实很难真正打开,同时也容易丢失价盘,进而丧失主动权。在三四线城市,则要通过本地影响力的经销商做好覆盖,找到本地的CS联盟实现品牌下沉。

虽然CS渠道在日化品类中占比有限,也不是日化厂商的主流生意渠道,但在当前存量博弈竞争的时代,任何一个有销量的渠道,城市经理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生意不增长,就是城市经理的过失,增长从哪里来,除了主流渠道的竞争中来,还要在其他渠道中挖出增量来。

当然,在单店产量越来越有限的背景下,不是让城市经理亲力亲为每一家店,而是要站在整体CS渠道发展进化的趋势上,更早地做好布局,打磨出一套适合当地市场CS渠道增量的高效率方法论,带领经销商团队去执行落地。

经过一晚的复盘和思考,老王也想明白了——没有一个渠道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只有跟不上变化的组织和个人才会被淘汰。

CS渠道相比线上,线下实体店的服务和体验更有优势,获客成本也更低,主动利用新零售和数字化工具建立门店与消费者的联系是生意的根本。

尽管目前线下实体店依然身处困境,然而随着消费认知的提高和升级,线下渠道终将重新体现自身的价值,因为快和便宜并不是消费者永恒的需求,体验和服务依然是消费者的本质诉求,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