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鹤年认为,华人是地球上最惊人的“经济蚂蚁”。不过我想,用油菜花来比喻中国人,也许会更加合适。单看一朵油菜花,渺小而平凡,但数亿朵油菜花聚集在一起,却足以改变大地乃至世界的面貌。
仿佛金黄的候鸟,一年一度,油菜花自南向北,缓缓掠过中国的山地与原野。元旦一过,处于热带的海南岛和台东的油菜花就开了。紧接着,广西和云南的喀斯特锥形山化作金色海洋中的小岛,贵州的梯田被翠绿的线条和金黄的色块勾勒成一张斑斓的挂毯。三月份,婺源与歙县古老的黛瓦粉墙在金黄色的花海中显出柔和与醉美。江南水乡烟雨轻笼,油菜花如当地女子般风姿绰约,妩媚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张家界险峻挺拔的峰林在油菜花地的点缀下愈发显得秀美绝伦。长恨春归无觅处,油菜花到甘肃陇南,让雄浑而粗犷的大地变得春风荡漾,生机勃勃。当华北平原上最后一亩冬油菜收割入库,春油菜才开始在西域北疆粉墨登场。有了绵延上百公里的油菜花海做衬托,青海湖青蓝的湖水不再终日冰寒,天山山脉圣洁的雪山不再长年冰霜,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辽阔与苍茫中,也有了些许的温情与暖意。
纤弱的油菜花,以其惊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覆盖地域最广的一种农作物。早在唐代,杜甫在成都就为之留下千古名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过,浣花溪畔的农夫辛苦种下油菜花,可不是为了满足大诗人的雅兴,而是为了收籽榨油,一饱口腹之欲,并意外成就川菜之美名。
在古代中国,人们最早是把油菜“供作蔬茹”,后“采苔而食”,直至发现“亦得取子”榨油。宋朝,“油作”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广为人知的《卖油翁》故事,反映了专业油贩子的出现。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着详细的菜籽油加工工艺的记载:“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榨具已整理,则取诸菜子入釡,文火慢炒,透出香气,然后碾碎受蒸。蒸气腾足取出,以稻秸与麦秸包裹如饼形。包裹既定,装入榨中,随其量满,挥、撞、挤、轧,而流泉出焉矣。”悠久的食用历史,让菜籽油成为中华美食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川菜、湘菜等重要菜系的美味,都少不了菜籽油的功劳。
如今,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播种油菜的面积超过一亿亩。在2000年以前,菜籽油占中国人消费食用油总量的比例达40%左右,国人把食用油就叫做菜油。在大量进口美洲大豆后,中国人吃的油一半变成豆油,菜籽油则下降到1/4左右。
前面说过,中国的油菜可分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类。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广泛种植的是冬油菜。西北和东北地区,冬季过于寒冷,油菜只能在春季播种,以东北海拉尔地区的产量最大。在品质上,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芥酸含量高(3%~60%),后者芥酸含量低(<3%),又称芥花籽油。
国外研究认为:芥酸对人体有害,可致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肌病变。所以,加拿大对油菜进行育种改良,于20世纪60年代成功培养出芥酸含量很低的新品种。为了区别欧洲品种的菜籽油(RAPESEED OIL),这一新品种被称作卡诺拉油(CANOLA OIL),即加拿大低芥酸菜籽油(Canada Oil Law Acid)的缩写,也可以说是芥酸含量低于1%的芥花籽油。当前,加拿大所种的油菜,90%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力推广双低优质冬油菜品种(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2007年,政府出台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实施10元/亩的油菜良种补贴的政策。本土低芥酸菜籽油产量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自产的菜籽油早已不够吃了,需要从加拿大大量进口,但中国的油菜有着天时、地利和人和方面的优势,不像大豆一样被打得一败涂地,只有三成的比例依赖进口。
所谓天时,是说经过漫长历史的驯化和改良,中国的油菜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品种,能够适应各地不同的土质和恶劣的气候。所谓地利,是说油菜喜凉耐寒,可以利用水稻田的冬闲地播种,不像大豆一样与主粮争地,而且油菜还有神奇的肥田固土功能,让土地可以连年耕种,无需通过休耕恢复地力,另外菜籽油可地产地销,物流成本低。而人和是说,芥酸含量高低与菜籽油的风味息息相关,高芥酸的菜籽油才能做出地道的川味和湘味。
不过,由于油菜种植收益相对较低,而且难以推广机械作业,中国农民越来越不愿意种油菜。近年来,中国国产菜籽油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在全球菜籽油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从10年前的三成下降到如今的不到两成。
图7-1 卡诺拉油、芥花籽油和菜籽油三者关系
金龙鱼不仅是中国调和油市场的王者,也是菜籽油的老大。
金龙鱼在1:1:1调和油上投放的大量广告,强化了消费者对金龙鱼是个中端品牌的认识。这虽不利于金龙鱼旗下花生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等高端油品的发展,但可以惠及价位较低的菜籽油和大豆油。
食用油是个资源决定型的行业。嘉里粮油在大豆压榨行业所占份额极低,即便日后与行业老大益海合并,也不到整个行业的15%。但嘉里粮油绝对是中国菜籽油进口的老大,控制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菜籽油进口,以及中国小包装油市场一半以上的菜籽油用量(含调和油中的菜油用量)。金龙鱼在小包装菜籽油市场上更是一家独大,优势明显。四川和陕西的强势菜油品牌鲤鱼也隶属于嘉里粮油旗下。此外,一些区域性品牌,如湖南道道全、重庆红蜻蜓和云南金菜花等,凭借对各地菜籽油资源的掌控,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在金龙鱼有多个菜籽油产品,AE纯香菜籽油无疑居于核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