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在创造连接,而互联网+则是要在连接的基础上,实现融合与跨界。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它带来的是摧毁与颠覆,对大企业,它基本是灾难,对中小企业,它可能是一线生机,对国家与社会经济而言,它是神址!”
比如Uber,一开始就颠覆了用户和出租车的连接。你不再需要站在路边,去招那些空车逝过的出租车,你只需要通过手机,用移动互联网连接一部来接你的车。同时Uber改变了所有开车司机的业务连接,uber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出租车司机”。最后,Uber改变了出租车平台与消费者的连接。交易完成后,平台(Uber)与消费者的连接仍然存在,最终形成的大数据将极大地优化出租车资源,甚至可能减轻长期形成的出租车紧缺与拒载问题。
你只有理解了这种融合式或跨界式的连接,并意识到它是一种对原有行业的破坏式创新,才会理解为什么很多行业会被颠覆,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的出路就是倒闭!
或者成为“互联网+”的平台式企业,或者融入某个平台。
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就是掌控“互联网+”的平台企业,我认为每一个领域细分行业,不会超过3-5个,他们像一只巨大的章鱼一样,紧紧把握着这个领域的消费者用户。大多数企业能成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附庸,但是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互联网+”主体平台。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企业也是“互联网+”企业。
如何成为“互联网+”平台式企业
1.大数据
一幅画面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但无数胶片画面集合起来,通过剪辑组成了一部电影,大规模数据影像本身就拥有了巨大的意义。这就是大数据(big data),它指不用抽样调查与随机分析方法,采集巨量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它是基于全体数据而不是基于随机样本。
而实际上,大数据是一种新商业资本,拥有了大数据,企业可以依据大数据直接变现,进行数据分析的销售。大数据同样是企业核心资源,拥有了大数据,企业就拥有了用于分析用户、预测市场、把握趋势的一种资源。比如,在旅游业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旅游行业的淡旺季,节点、热点在哪里,也知道各个季节的规律性变化。智能手机已经是人的器官的延伸,连接上每一部智能手机,自然就掌握了每一个人的大数据了。想一想海湾战争,美军打击伊拉克的情形,就可以明白掌握大数据的“互联网+”企业会如何消灭掉传统企业。
2.沉淀资金池
资金池(Cash Pooling),也称现金总库,就是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账户。资金池最早是由跨国公司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联手开发的资金管理模式,以统一调拨集团的全球资金。现金池业务主要包括的事项有构成单位账户余额上划,构成单位日间透支,主动拨付与收款,构成单位之间委托借贷及构成单位向集团总部的上存、下借分别计息等。通常用在集资投资、房地产或是保险领域。
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其实支付宝就是第一个沉淀资金池模式,更不用说余额宝、微信支付(财付通)等,大多数P2P金融公司采用完全的资金池运作,即将交易双方的钱用于其他投资,获取巨大收益。
对于“互联网+”沉淀资金池的收益及其业务模式已经是一个秘而不宣但世人皆知的事实了。
3.移动物联Mobil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当然是连接。仅就如此么?显然不是,还有融合,跨界,这都是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延伸的必然,但是还不完全是趋势。万物互联,随时随地的连接,才是趋势。即一个移动物联的时代,互联网的本质“异种架构网络互联”将变成“异种物体随时随地互联”,而传统企业要加入这样一种互联,就只有三种方式:连接、跨界、融合。
连接就是直接试图去接入“互联网+”的体系,跨界则是利用“互联网+”的体系去连接别的行业,而融合,就是“互联网+”去整合或优化传统市场配置资源。无能是被融合的企业,还是去实施融合的企业,都将组建一个新的“互联网+”业态!
如何创造增量市场,融入“互联网+”平台
那么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没有机会成为“互联网+”主体企业的,怎么办呢?也不是没有生机。这一线生机就是在《创造增量市场》一书中所说的:做互联网转型的连接,通过“产品”、“场景”或“社群”去连接消费者用户,然后通过以口碑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传播去巩固消费者用户,最后整个企业的价值链融合进“互联网+”主体企业的价值网络中。
由于“互联网+”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围绕这个“互联网+”主体企业的是一种破坏性的价值网络,这个网络只是对外界的企业进行侵蚀与破坏。而融入其中的传统中小企业,则相当于加入了“互联网+”企业的商业生态,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随着主体企业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因为商业生态的最大特点就是共同进化!
因此,把握“以产品、场景或社群为中心的万物互联”,把握“以口碑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传播”,将是绝大多数企业的一线生机。除此之外的企业,在近十年内,我们认为前景堪忧。
因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的“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需要的是一种新的企业物种,即“互联网+”价值网络下的传统企业,而它将是将我们国家推向世界领先强国的巨大动力!
刘红明,绰号互联网猫头鹰,资深的互联网从业人士,现任中国知名品牌营销策划公司互联网部负责人。互联网新媒体《电商报》特约自媒体人,第一届“赢在中国”全国选拔入围者。拥有12年以上互联网营销策划与电商实战经验。服务过天山红纨雪菊、涪陵榨菜、疯狂田园、永川豆豉、江苏隆力奇果木肌密等“互联网+”项目策划与营销实战。对于互联网哲学与思维有深刻理解,并在实战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策略与措施,得到众多客户认可。著有《创造增量市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