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从格物到诚意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八目”中的“正心修身”。我们先回顾一下以前讲到的内容。

“格物”是《大学》八目的开端,主要内容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要把我们精神当中、思维当中的内容、杂乱无章的各种内容条理化、清晰化,要知道自己心中来来去去的念头、是是非非的各种事情,知道它们的本末主次。

什么是我们的精神之本?什么是我们的精神之末?我们能够抓住自己的精神之本,那么,“末”自然就能够跟上。我们脑袋中每天要冒出很多的事情,怎么来体会每一件事情的本末?这些事情的主线是什么?这些事情有没有一个轻重缓急?我们不能随时脑袋里面一锅粥,什么事情都是东一下西一下地去抓,结果,忙了半天什么都没抓住。所以,我们要把轻重缓急分清楚,重的事情要先做,急的事情更要马上做,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急迫的事情上,至于轻一点的、缓一点的,就放上一放,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管它。这也是《大学》“知本末”在日常事情上的一个运用功夫。

“格物”的另一方面,比前面更进一层,就是让我们清空自己的精神,让我们的内心经常处在一种清、净、灵的最佳状态。我们经常要把精神清空、扫净,让它变得干干净净,灵动活泼。这个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在我们心里“鲠”着,也没有什么情绪、念头牵住我们的鼻子。我们经常把心比喻成一面镜子,只有经常擦拭镜子,让它变得干干净净,镜子映照的功能才能显现出来。不管是自己心头冒出来的各种善恶是非念头,还是外界各种各样的善恶是非,在心的这面镜子中都照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样事情一来,马上你就知道该怎样去做。这就是由“格物”上升到“致知”的过程。我们心的“知善知恶”的功能,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

有了“格物、致知”这一套功夫,进一步就可以达到“诚意”。诚意者,不自欺也。一个人能够上不欺天,下不欺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你能达到这种“不自欺”的状态,就是“诚意”功夫修养到家的人,就可以堂堂正正地活在天地之间。这跟后面的“正心修身”也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