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K药店的店员,那天,一位穿着华丽的女士进店就大声说道:“有野山参吗?”这种在我们药店人都认为是“陈列品”的商品居然被点名了,太好了,桂花小跑步迎上前去。
经过问询之后,得知这个顾客以前也买过这类商品,压根就不在乎价格,只问产地等,最后拿了两支野山参,这对于桂花来说,是首次做这么大的生意,无法不激动。
正准备带顾客去收银台付钱,顾客问了一句:“你们没有外包装袋吗?”“有的!”说完,桂花从下面柜子里拿出了配套的礼袋,但是,可能因为好长时间都没有用过,上面落了些灰尘,而且边上破了一些,显得有些旧了,顾客看了之后说:“换一个新的吧?我这可是送人的。”桂花一边点头,一边着急了,因为店里面就两个配套的袋子,没有多余的,找来找去没有找着,最后用另外一个品牌的袋子,顾客看了说:“这也不太配呀?”
桂花说:“其实,都是红色的,而且也看不太出来,大小倒正好,送人也不会有问题的,要不这样,两个袋子都换成这种的,这样的话,就是一样的了……”
那位女士看了看手机,可能也没有时间去别的地方了,就说:“好吧好吧,快点吧,早知道这样,我就去别的地方买了。”桂花听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接着说到:“产品您放心,另外,正好今天也有活动,送您一份礼品……”顾客也没再说什么,付完钱走了。
顾客走后,桂花这才松了口气,心里尚且有“余悸”,差点就做不成了。看来,这个高档产品的生意,也真不是那么好做的。
在桂花的这笔单中,我们看到了贵细药材顾客什么样的心理呢?
一、高端背后的细节苛求。这类顾客,购买贵细商品,送礼的占一部分,所以,对于包装的要求会更严苛。
与我们贵细商品陈列的形象柜一样,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应的心理需求是追求完美,希望被重视,显得尊贵等。
这些需求,或许我们都可以纳入到高端消费层级。
二、追求中药饮片的正宗“味道”。与购买成品中成药的顾客不同,购买贵细药材的顾客似乎有些独特的“天然药材”情结,觉得还是自己来煲汤或是泡中药喝更是在用中药,吃药片,即使是中成药,那似乎也有点儿不正宗。
背后的心理,还与对成药经加工过,有效成分是否会打折等思考相关。
三、买的是贵细药材令人心动的“效果”。一般来说,在我们门店销售的贵细药材,都有着神秘的元素,不论是冬虫夏草,还是人参、鹿茸、燕窝等,都会让人产生有着独特的作用,会起到“妙手回春”效果的感觉。顾客买这些产品,其实,也充满了期待。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销售的时候该怎样让这些令人心动的产品更容易成交呢?
一、说明产品的不一般。贵细药材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其“贵”,当我们在销售时,对产品的级别与产地要有清晰的勾勒,同时,对于贵细药材本身的独特之处也要再次说明,不论是从其功效,还是其生长过程的特别等,这些不同,都会赋予产品更高价值,让顾客对于价格不那么在意。
二、对比法让顾客看见。好药材看得见,可以直接将产品对比的特点告诉顾客,比如野山参的“珍珠须”等。冬虫夏草也有级别的不同,可以直接让顾客对比分辨出来。
三、强调中药饮片的真正“地道”。与滋补类中成药比,使用时,中成药确实更方便,但是中药饮片的魅力正在于其“麻烦”之处,自己来选择怎样使用,当然,其实也不麻烦,比如说,人参切片泡水喝,也很简单等。
更重要的是,用中药饮片,才是真正用中药。
来看看门店现场话术:
1、“您也知道,这些都是贵细药材,很不一样的,从古到今,都有人在用,效果也是被公认的。”
2、“您可以看一下,这里有好几种冬虫夏草,价格不一样,您也是在行的,您一看就可以看得出差别来。”
3、“自己用中药,更放心,有效成份也更多,花这个钱也是值得的。”
买贵细药材,言谈举止间也要透出一些不同凡响来,这样,也会令顾客觉得与传统的中医精髓博大精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更能打动顾客。当然,可要记住桂花例子中的教训,莫因一个纸袋而丢了一笔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