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是一个物流企业,其每股收益为0.5元/股,预期增长率为15.5%,同行业上市企业中,增长率、股利支付率和风险与甲企业类似的可比企业有3家,各家的市盈率和预期增长率如表7-3所示。
表7-3 类似的可比企业市盈率和预期增长率
公司名称 | 实际市盈率 | 预期增长率(%) |
A | 26.5 | 13 |
B | 32.1 | 17 |
C | 33.3 | 18 |
平均值 | 30.6 | 16 |
基于非修正的市盈法对甲企业的每股价值进行估值:
甲企业每股价值=0.530.6=15.3(元/股)
基于修正市盈法对甲企业的每股价值进行估值:
修正的平均市盈率=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平均预期增长率
100)
=30.616
=1.91
甲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
100
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1.9115.5%
100
0.5
=14.8(元/股)
③净利润的调整
公司的可比分析,通常是针对公司的正常经营的主营业务形成的净利润。因此,需要对可比公司会计上净利润中受到非经济性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常见的需要调整的项目有:
重组成本,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得的收益不属于经常性项目,需要剔除。
一次性较大的计提。
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获得的收入等。
(3)市盈率法的局限
市盈率法比较直观,且使用的参数值易于在公开的市场中获取,因此在估值实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市盈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收益或预期收益为负的公司,市盈率法无法使用。
市盈率法中的公司净利润值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大额计提等。
由于可比公司的选择,有较大的主观性,且不同的公司之间内在产差异性很大,导致市盈法估算的股权价值差异很大。
2.市净率(Price to book ratio,即P/B)
(1)市净率法概念
市净率法(P/B)也称为市账率,反映了一家公司的股权价值对其净资产的倍数。市净率(P/B)计算公式为: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或
市净率=股权价值净资产
市净率法估值的思路与市盈率法类似。首先选择一组可比公司,计算其平均市净率,有时可能会进行调整,并以此作为目标公司的市净率倍数,乘以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或每股净资产,从而计算目标公司的股权价值或者每股价值。
(2)市净率法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可比公司净资产的调整化。剔除非经常性活动导致的可比公司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
②不同公司之间因会计制度等问题,导致账面净资产会发生变化,使得可比性降低。
③市净率法以公司当前的净资产为基础进行估值,而对净资产的未来所能产业的价值未予考虑或关注。
3.企业价值/EBIT倍数法
EBIT全称为(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即息税前利润,指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该利润对应的价值是企业所有者的价值(包括股权所有者和债权人)。
使用企业价值/EBIT指标计算企业价值的公式为:
EV(企业价值)=EBIT(EV/EBIT倍数)
企业价值/EBIT估值的思路同市盈率法:
一是选择可比公司。可以从同行业中选取业务、规模、投入资本回报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
二是计算可比公司的EV/EBIT倍数。首先根据可比上市公司股价计算其股权价值,然后加上可比公司债权价值,扣除现金及非核心资产得到企业价值(EV),除以可比上市公司的EBIT,得到可比目标公司的EV/EBIT倍数的均值。有时根据可比上市公司的不同情况,需要对EV/EBIT倍数进行适当调整。
三是计算目标公司的EV。根据计算得到的可比公司EV/EBIT倍数均值,乘以目标公司的EBIT,得到目标公司的EV(企业价值)。也可以进一步反推出目标公司的股权价值和每股的价格。
4.企业价值/EBITDA倍数法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EBITDA),即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EBITDA对应是企业价值。企业价值/EBITDA倍数法计算企业价值的一般公式为:
EV=EBITDA(EV/EBITDA倍数)
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或EBITDA=EBIT+折旧+摊销
EV/EBITDA进行目标公司估值的思路同EV/EBIT。同样分三步:选择可比公司;计算可比公司EV/EBITDA倍数,并适当调整;计算目标公司的企业价值。
EV/EBITDA与EV/EBIT相对,由于EBITDA剔除了折旧与摊销因素对企业EBIT的影响,因此EV/EBITDA更适用于重资产型行业的估值。如重资产的公司,因折旧政策的不同,导致不同公司之间的净利润会有较大的不同。另外,重资产行业内的公司因发展阶段的不同,同样会产业较大折旧和摊销值,也会较大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5.PEG倍数法
PEG倍数(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Jim Slater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尤其是高成长型公司。
PEG=股权价值(净利润
盈利增长率)
=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盈利增长率)
=市盈率盈利增长率
其中,盈利增长率是不带百分号的增长率(增长率数值的100倍),通常会选取未来3~5年预期的年复合增长率。PEG倍数法计算股权价值的公式为:
股权价值=净利润PEG
盈利增长率
或
每股价值=每股收益PEG
盈利增长率
6.市现率(Price Cash Flow Ratio,PCF)
市现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现金流量的比率。市现率越小,表明上市公司的每股现金增加额越多,经营压力越小。
市现率=股权价值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或市现率=股权价值
EBITDA
市现率(股权价值或市值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之比)是一个很好的指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间接法下的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可以用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代表。因为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可由净利润加回折旧和摊销、加或减营运资本的变化调节得到的。
7.可比市场分析估值指标的应用行业
在应用可比市场分析法进行估值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可比分析指标,不同的可比指标的应用领域如表7-4所示。
表7-4 可比市场分析估值指标适用表
可比指标 | 适用行业 |
EV/EBITDA、EV/Sub(用户数) | 电信运营业 |
EV/Sub(用户数)、EV/点击量 | 互联网行业 |
P/B | 银行业 |
P/E | 公共服务业、食品行业、道路运输业 |
PEG、P/E | 商业模式相对稳定、盈利能力强且现金流良好的高成长性行业/企业 |
EV/EBITDA、EV/储量、EV/矿产储量、EV/装机容量、EV/产能 | 石油、天然气、采矿业、电力行业、水泥、钢铁等重资产制造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