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社群人设的打造是要为社群运营目标服务的,因此社群人设在塑造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这个人设存在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这里的作用主要是以社群运营目标为核心去延展的。
在讲社群运营管理D-TE-MR模型中,我们说过社群的搭建是要基于企业业务逻辑梳理和运营指标来定的。所以,社群的运营是带有较强业务目标的,因此会更偏向规模化的服务属性。社群人设需要以服务型为主。而服务型人设又是跟企业的业务需求、社群目标等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塑造社群人设时应该要基于行业、业务类型、用户需求等来打造。通常常见的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 导购型人设
这类人设一般适用于有品牌背书的大型连锁商场、企业、品牌主等,例如屈臣氏、沃尔玛、连锁商超等。社群的日常推送以门店活动、会员活动、促销活动为主。而群主主要是来帮助消费者做出购物决策,同时做好回访和售后工作。在用户运营上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行为偏好,做好用户标签管理,并有针对性的运营。
(二)福利官人设
福利官人设,顾名思义,就是为社群成员赠送福利的!相较导购型人设而言,福利官人设不需要跟用户有太多的互动,文案上也不需要太过花里胡哨,只需要把福利内容抛出来,例如瑞幸咖啡的“首席福利官luckin”。
这类人设更适合高频低客单价的产品,而且基本上都是围绕生活习惯、需求节点来进行推送,内容上关键在于优惠多、形式多,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福利即可。如表9-1所示。
表9-1 首席福利官luckin
(三)种草KOC
所谓的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是企业品牌人格实体化的IP,看似是素人,是跟社群成员一样的,但实际上他们对其他成员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通过渗透到用户的社交圈层,建立用户情感。最典型也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完美日记的小丸子,其身份背景是一个20多岁的⼥⽣,爱美⾷、爱追星、爱美妆,仿佛是活在你朋友圈⾥的美少⼥。这跟完美日记的消费群体是完全吻合的。
这类人设在日常的运营中,主要通过跟用户互动来建立足够的感情,让用户对其产生信任感。然后通过分享日常内容,植入品牌产品,从而引导用户实现转化。
(四)知识KOL
这类人设大多适合于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等领域。随着社群经济的崛起,这类人设已经打破了行业壁垒,在任何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行业均适用。例如美妆行业,可以通过讲解护肤知识、各类美妆产品、成分作用的等,来传播知识、树立权威,从而获得用户的信任。
母婴行业,可以通过做孕妈知识分享来提升转化;企业行业也可以通过分享汽车保养、选车、品牌等各类知识,促使销量提升。
以上四种人设,就是社群中最常见的四种服务型人设,我们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运营目标来继续打造。当然,一个社群也并不是只能有一种人设。尤其是对于企业社群而言,比如可以知识+种草、种草+福利等多种人设组合。这四种人设更多的是从人设作用/功能的角度来进行划分。
社群人设除了需要明确其具体作用、,为了与用户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人设的塑造必须具备一定的性格属性,这样才能让社群更立体、让用户更有交流的欲望。因此,我们还可以从社群人设性格属性的角度进行划分,例如暖心的、幽默的、正经的、开朗的……
最后,社群人设必然是需要有一个身份。在以往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微社群场景中,最常见到的就是老板、创始人等身份,例如餐饮店老板亲自在社群里面跟用户交流做菜心得、推送餐厅福利及唠家常。这种以个人为主的社群场景中,以群主个人真实身份来作为社群人设的塑造是最常见、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除了老板/创始人之外,还可以根据行业、产品、社群类型等的不同,给予社群人设不同的身份,例如助理、班主任、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