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诗是L药店的店员。她有一个自己都很难面对的问题,就是脸上长满了痘痘。她到医院去看过,自己也试过多种方法,但都收效甚微。一天,一个年轻女孩进店,要买祛痘的产品,正好是穆诗导购的,讲解产品的时候,顾客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并且反问穆诗:“那你自己脸上的痘痘怎么不治好呢?”这句话令穆诗无言以对,只好支吾其词。
身为药店人,我非常能理解穆诗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也曾遇到过类似的诘问。比如,“既然你说这个营养素这么好,你自己吃了吗?”当偏胖的同事导购瘦身产品时,常被顾客质问:“你向我推荐这个减肥产品,你自己有没有减一减试试?”门店现场碰到这样的难题,真的令同仁很难破解。但其实只要语言运用得当,就可起到比平常导购更好的说服效果。这种反问真的就摆在面前时,应怎样去引导呢?
(1)让自己成为顾客的榜样。我有一位女同事,虽然年近40岁,但是皮肤保养得特别好,看上去不到30岁。每次有寻求“让自己更年轻一点”解决方案的顾客到店时,让这位同事去导购总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她自己就是最好的“说辞”,也是顾客的榜样,导购难度自然一下子降低了很多。
这种方法在其他情境导购中同样适用。比如当我们去引导长痘的顾客时,尽量让皮肤较好的同仁去;当有顾客要买减肥产品时,就让偏瘦的同仁去。这样的“策略”既避免顾客反问,也能提高成交率。
当然,核心是想提醒每一位药店人,一定要用自己所掌握的医药、营养、健康等知识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非常健康的药店人”,这样,你的形象就能帮助你导购。而且,的确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所致,当我们通过调理将自己变成“顾客的榜样”时,那不是在药店工作得到的最现实也是最大的福利吗?
(2)现场试给你看。我们在卖小孩的牛乳钙时,顾客常会说:“就怕小孩不吃。”此时必要的解释是应该的,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现场给小孩尝一粒。小孩尝过了,顾客会问小孩喜不喜欢吃,多数小孩都说要吃。也有不喜欢某种口味的,可以换一种再试一下,如果小孩确实不喜欢也不必勉强。这也是为顾客着想,避免浪费。
在我的导购经历中,有一次更有意思。我向一位顾客推荐抗疲劳的A滴眼液,价格较贵,顾客不在意价格,却担心是否安全。他问我说:“你自己敢不敢用?”当然,我给他以肯定的回答,在他买单后现场让自己的眼睛享受了一次“高档滴眼液”,并且说:“好舒服呀!”顾客啥也没说,笑了笑拿着产品走了。
(3)这个我用过。多年前,为了验证一下营养素是否真的有用,我开始自己尝试,从多种维生素开始,到氨基酸、芦荟较胶囊再到螺旋藻、蛋白质粉等,以至于现在,门店卖的众多营养素我都曾服用过,并且仍在服用适合自己的多维与蛋白质粉。
我在门店导购多种维生素时,不必等顾客问:“既然你说这个营养素这么好,你自己吃了吗?”我会先告诉他我正在服用,而且将服用的感受告诉他。当然,这里面一定要实事求是,没有服用过就说没有。如果没有服用过,可以多了解顾客或同事的案例,将他人的经历变成自己导购时的“有力武器”。
(4)自己是负面案例。人食五谷,哪有不生病的呢?我们虽然身处“药罐子”里,但并不意味着药店人就不会生病,所以,应首先接受自己不同的疾病状况。当有顾客反问时,可以将自己作为反面案例去跟顾客解释。比如,穆诗应该对自己长“痘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饮食喜欢吃辣、熬夜、睡眠不佳,或者是内分泌问题所致等。当顾客反问时,可以将自己的问题以及治疗没有达到效果的原因说给顾客听,比如,管不住自己这张嘴、生活没有规律等,并告知顾客一定不要学自己,只要有好的、健康的生活起居习惯,结合合理的治疗,就可以缓解“痘痘”的症状。
药店的导购因药品的特殊性而显得特别,我们想要导购效果好,既需要现场灵活引导,也需要长期备战,备好知识、备好“教材般的榜样自我”、备好经历。实在不行,只能做好“自己是反面案例”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