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确定后,就进入质询会。一般来说,当呈现方案达到标准后,就可以推进质询会了。在质询会开始之初,每一组的负责人员要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给大家讲解,专家会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沟通,启发大家进行思考,触动大家进行深度的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质询会上我们要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避免让大家觉得压力大,不要让学员感觉花了这么多心血做出来的方案被老师说得一文不值。所以,整个质询过程都是以支持、引导和帮助为基调来进行的,让成员在一个相对轻松、互动感强、很有激情的环境下完成质询的过程,并且能够进行深度地反思。
(六)汇报会
经过几轮质询后,方案就相对成熟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汇报会。汇报的目的除了要把方案汇报出来,还要基于方案设计出具体的落地计划。在质询会确定方案后,汇报会开始前,我们还要进一步针对操作方案设计具体的执行落地的方案,准备完毕后才能进行汇报会。
汇报会其实就是领导对方案的认可和审批的过程。为了提升会议的效率,我们建议立案会、开案会、培训会领导是要参加的,方案研讨会可选择性参加,质询会建议参加,汇报会必须参加。汇报会上领导者要根据方案情况完成是否可行的决策。如果之前领导能够参加质询会,一般就把问题提前解决了,而汇报会则更多的是为了大家明确分工,确定下一步的执行计划。
(七)宣讲会
安排完具体的执行计划后,接下来就是口腔门诊内部如何将方案落地的问题,此时最核心的就是宣讲会。宣讲就是给相关岗位的人员进行具体操作讲解的过程。与培训会类似,我们建议宣讲的过程既要教学员怎么做,也要进行现场训练,最好能直接跟进考核,即使不能现场考核,也要在会后进行相关的考核。
在宣讲会之后,我们强调在落地的过程中,要把执行的结果通过数据的形式或者其他查核标准的形式设计周会中。一旦我们的方案宣讲了,执行者就要实际操作,此时我们再通过周会对执行效果进行管控和追踪,就能保证我们的方案彻底落地。
(八)进度追踪会
从整个方案的设计到推行的过程中还要有进度追踪会。这一会议是定期执行的。为什么要定期执行呢?我们要让领导定期知道方案的进展情况。可能领导没有参与研讨会、质询会,无法掌控方案的推进情况,如果没有进度追踪会,专案负责人或专案小组团队成员有可能就会在进度上有所松散。毕竟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只有把重要的事情往前排,才能保证方案有质量地按期完成。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进度追踪会保证大家对方案持续的投入度和稳定的成果输出。
(九)结案会
在进度追踪会的跟进下,前面提到的各项会议就能够按期完成,最后如期进入结案会。事实上,结案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升华过程。
首先,在结案会上我们要将整个方案从设计到推行落地的全过程做一个整体回顾,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做得不好的人员要批评,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进行处罚,让大家知道每个人的表现领导者都是非常关注和清楚的。
其次,要对于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成长情况进行总结。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学习官,在操作过程中要对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记录,掌握每个人在过程中付出了什么,同时拥有了哪些变化。比如原来不了解操作流程的,现在不仅会了,还能够给其他人进行培训了;原来不知道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的,现在可以去做医患沟通的宣讲,给其他学员做辅导了;等等。其实,大家能够看到自己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是最有激励性的,也是最愿意参与的。
最后,汇报整个方案的结果,也就是方案执行后呈现了哪些成果,取得了哪些成绩,让大家再一次认可我们所做的事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今天所做的这个专案的目的,也会一直保持着对于这一专案执行的投入度。从参与这一专案的成员来说,他们在执行的时候一定不会跑偏,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样板和榜样,其他人员参照着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能够保证我们的方案彻底落地。
基于“九会”专案管理模式,我们为很多口腔门诊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可以说这是非常有效的系统落地方式,建议大家要深度地研究,并且在口腔门诊内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