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市场的消费路径变化最大的特征是电商路径占比份额的持续崛起,重点是“持续地崛起”,并且是在成长为巨大体量之后仍旧保持了大幅度快于总体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的速度在崛起。一个零售品牌,在一年里通过电子商务路径卖出100亿元都算不上是新闻了。
电商的迷人之处在于:
①消费者随着自身网购经验的增长,知道如何买到靠谱的产品。有许多商品在网上买的确很方便,也很靠谱,不上网买才是不正常的。退一万步讲,不满意退货也是分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
②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主流消费人群(保守估计应该有1.2亿人以上)将网购作为最主要的消费方式,他们会将每月个人消费支出的一半甚至更多花在网购上。
第二点是重点。
所以,不必考虑电商本身会不会被新鲜玩意儿淘汰,品牌应该多考虑如何塑造竞争优势,不要被别人压着就行了。
多相信自然规律,少相信人力造作。
目前阶段,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电商渠道会在中国零售市场失势,只有底层竞争力缺乏的品牌才会面临电商领域的失势,他们才需要线下市场的地域区隔所形成的部分竞争缺位的保护。
能够持续贴合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预期,持续给予消费信心的零售品牌将会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取得巨大的成功,电商将会加快供给水平低下的品牌的消亡步伐。一个无法应对线上近身肉搏的零售品牌,在线下一样会日渐艰难。
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新生代的消费者持续迭代渐渐构建为整个社会消费人口的主体的那一天,线下铺点的销售模式是否还能保持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微弱平衡?标准品类的风险与非标准品类的风险一定是不一样的。
小生意观一隅,中生意观一脉,大生意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