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Commercial Due Diligence: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Value in an Acquisition《商业尽职调查:了解收购价值的关键》

毫无疑问,尽职调查是每起并购交易必经的环节。企业为尽职调查活动的开展支付了一大笔费用,学者及实际工作者撰写了大量关于并购尽职调查的书籍和文章,然而为什么这些高见似乎没有发挥其实用价值,大多数企业还是落入并购失败的圈套?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往往只把尽职调查的精力放在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尽职调查,却忽略了评估企业业务前景的商业尽职调查这关键的一环。

彼特·豪森,一位具有25年以上实际战略分析和咨询经验的专家,撰写出《商业尽职调查:理解并购中价值的关键》一书,以一位实践者的眼光,从商业尽职调查的角度指出并购交易战略分析的处理要点,告诉您如何在公司战略的制订过程中应用这些理论,并理解什么在并购尽职调查实践中是有效的。为什么是商业尽职调查而非其他方面的尽职调查得以发掘和理解并购中价值的关键,对于这一困惑,作者在书中将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让您读完本书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商业尽职调查着眼于战略。许多年前,股市大师沃伦·巴菲特曾得出一句投资结论:“长期投资高级企业比购买便宜但贫穷的企业更好”。这本《商业尽职调查》便是告诉读者关于高级企业和贫困企业之间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是商业战略与市场分析研究的结合。

与其他类型的尽职调查相比,商业尽职调查分析了交易的战略理性,并全面评估了目标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作者在书中指出,商业尽职调查并不涉及在哪里做广告以获得最佳的受众、哪些类型的分销商具有最佳的客户资料及销售人员如何定位潜在客户等战术问题,其核心领域通常在于使用战略分段的方法以了解适用于目标公司的市场结构和市场动态,而非运用操作分段方法来比较目标产品和营销策略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曾坦言:“比起过去,我对未来更感兴趣,因为那是我打算度过余生的地方。”和爱因斯坦一样,商业尽职调查活动更关注的是未来,毕竟收购目标企业成为它的主人翁之后,它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收益。虽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但是这在并购的尽职调查活动中并不尽然。法律、财务及环境等方面的尽职调查基本上是在回顾目标企业以往的情况,对于判断一项潜在收购能否取得成功而言,从这些方面的尽职调查活动中获取的评估信息只谈得上是冰山一角。而商业尽职调查主要评估目标公司的市场、与顾客的关系、竞争状况及战略方向,从中则能洞悉出一家公司未来的价值。为此,作者在书中把大量的篇幅放在面向未来的及极具前瞻性的调查分析技巧与方法上,这也便是商业尽职调查的操作重点。

商业尽职调查强调的是联系。一只蝴蝶扇一下翅膀,就可能会引起千万里外的暴风雨。在并购交易中同样是如此,包括市场、客户、竞争者及立法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企业外部因素可以影响市场的竞争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商业调查活动考虑其中可能对收购的未来价值产生影响的每一个因素。而大环境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英格·沃尔特曾说:“人们需要认识到,不利的商业条件及其他不利的情况甚至可以对最佳构想的交易带来经济阴影。”这意味着,进行尽职调查不仅要考虑单个企业的具体表现,而且还要考虑企业运行所处的整个行业和经济大背景。

在作者看来,任何寻求进行收购的企业,都需要了解目标企业在市场的预期状况及其在特定行业内的竞争力。如果不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质及具体表现,就不可能得出准确的估值,企业也很可能会因并购决策而陷入危险的境地。

此外,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书中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如何运用SWOT分析法对目标企业所处的情景进行系统及准确的分析。在商业尽职调查中,运用这一方法能有效掌握目标企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情况,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判断出并购该目标公司的决策是否符合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战略。当然,这一分析方法也有不少弊端,作者在书中毫不避讳地指出其在商业尽职调查实践中容易产生的具体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角度新颖、立足实务、价值重大的并购尽职调查著作。它汇集了作者在商业尽职调查领域积累的大量经验,囊括了商业尽职调查的众多分析方法和技巧,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成功,企业们能与成功更近,并在未来并购的征程中走得更轻松、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