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定位、价值诉求和传播策略

从品牌的调性来看,OPPO和vivo比较年轻,比较东方,比较清新。品牌调性反映了其所面对顾客的特点。这两个品牌的目标顾客很显然是年轻人。向下可以延伸到学生,比如高中生、大学生,往上可以延伸到小白领(城市里二十五六、二十七八岁的小白领)。在年轻的小白领中,这两个品牌的定位又偏女性。不能说完全针对女性,但调性更加柔美,更受女孩子喜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国产手机品牌不能说有什么特别的核心技术。但是在应用技术层面,在应用功能层面,做一些基于顾客导向的创新,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近一段时间以来,OPPO、vivo都在主打照相这样一个价值维度——“照亮你的美”(vivo广告词)。从起初的单反、双摄像头,到后来的2000万像素、柔光自拍、逆光拍照、智能拍照等等,用这样的一些价值诉求和价值主张,很简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的、比较爱美的、有点自恋的、热爱生活的消费者。

面对这样的顾客群,在推广和宣传上,这两个品牌有系统的整合性的考虑。比如说去抢占一些目标人群高度关注的注意力资源(明星资源)。在抢明星资源的时候,也没那么多纠结。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喜欢谁就找谁(做品牌代言人),谁红找谁,谁是国民老公找谁,所以曾经找过宋仲基,现在找彭于晏,都是国际范儿的、年轻的、比较洋气的。有时不止找一个,而是找一组,比如说杨幂、宋慧乔、李易峰、TFBOYS,包括国外的内马尔,等等。这个实际上也是一种强势推广的策略,这里边有一些粉丝营销和互联网营销的意味在里面。从OPPO、vivo选明星的做法上,就能看出它们的思维方法,就是准确而简单。其他有些品牌,包括选国际巨星的,实际上对国内的特定人群影响非常小。

除了请明星之外,这两个品牌在表达方式和创意形式上具有鲜明、直接简约的特点,没有冗余的信息,不走曲折的心理接受路线。在传播媒体上,包括一些重大的事件、重大的庆典、重要的电视栏目,它们基本上都在现场,从不缺席。选择一些顾客认同度比较高、一定能够引起广泛反响的媒体和事件来进行广告的投放。很多人把营销复杂化,要大数据云云,其实像这样的媒体选择,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大数据分析,凭经验和对媒体的理解和观察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的来说,OPPO、vivo采取的是“高毛利、高广告投放、高顾客认知价值”的“三高”模式。当然“高毛利”是相对的——不大可能比苹果更高,这里只是强调这两个品牌没有走低价路线。手机这种产品比较有意思,是消费者随时随地用的,而且是在公开场合、在社交的网络里用的,除了实用性的功能之外,有很强烈的心理价值。凡是有心理价值的产品,总体上来说就不能太便宜。对顾客来说,太便宜就是没有面子,太便宜就显得自己的收入不是很高。在这样的社会消费氛围下,好像只有比较特立独行、比较边缘的人,才用比较便宜的手机;或者收入比较低的人,才用比较便宜的手机。OPPO、vivo产品的价值定位,强调高品位的体验和社交功能,是很精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