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的两大掌门人陈启源和万玉华夫妇,其发家史的确也充满了一段普通人创业的艰辛与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初,万玉华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后来曾任工程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万玉华认识了前来咨询专利项目的陈启源。两人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将关注点放在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洗涤剂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承包了所里一个下属企业,类似今天的试验车间。资料显示,陈启源最早是继承父亲的农药生意,还做过日化的经销商,还用板车送过货,创业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充满艰辛。
八十年代末,霸王公司成立(1988年),主要生产霸王牌啤酒香波。那时霸王牌啤酒香波的销售方式很简单,就是做大流通。所谓的大流通就是绕开当时百货站的批发部,直接由霸王给经销商底价操作,由经销商负责霸王产品的一切销售活动。
九十年代中期,霸王完成了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但随着宝洁、联合利华、花王等外资的进入,啤酒香波的销量逐步下滑。之后,寻找新的替代产品成了霸王公司的当务之急。1997年前后,重庆企业奥妮的首乌洗发露等植物洗发水一炮走红,而此时,华南研究所刚好研究出中草药的植物洗发配方,效果据说比奥妮还要好,霸王公司第一时间买下了这个专利。实际上,在公司成立的早期,霸王最早都是以奥妮的跟随者的面目出现。
第二年霸王果酸首乌、皂角首乌洗发露面世了。在随后的1999—2000年,霸王洗发露的销售极其火爆,趁着奥妮的沉寂,霸王的中草药概念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填补了奥妮之后本土日化企业在植物和中草药方面的定位空缺。
霸王也是当年最早建立终端路演队伍、终端导购队伍的日化企业之一。直到今天,霸王的终端促销队伍已有数千人的规模,被同行美其名曰:“霸王花”。
2001年是霸王的挫折之年。在索芙特的概念营销冲击下,霸王卖了多年的老产品皂角首乌洗发露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从下半年起,霸王的增长势头就嘎然而止了……当时的霸王面临产品老化、价格混乱、销售管理不力等问题。当时在海外开拓市场的陈启源得知后,匆匆回国,与万玉华商谈对策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霸王先是挖来原舒蕾一名资深大区经理全力整顿广东市场,并调整包装,加大价格管控力度,同时以品牌延伸方式向牙膏市场进军。
但是,第一步的变革并不是很成功。新的广东经理上任,引起接二连三的人事变动,很多区域经理纷纷离职;新包装没有太大特色;品牌延伸产品最后都是不温不火。
第二步,霸王推出一个新品牌——丽涛。这是为了弥补霸王巅峰时期没有扩大版图,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的缺憾,而且在价格上丽涛主攻中低端,跟霸王的中高端错位经营,以抢占更多市场。霸王又趁舒蕾集团内部动荡之机,高薪聘请原舒蕾的总经理助理担任新成立的企划部部长,全面负责丽涛品牌产品的上市规划。从综合收集的资料,以及对霸王内部人士的访谈来看,这位新来的马部长,对霸王以后的发展壮大,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是一位低调的优秀职业经理人。
正是这位企划部长来之后,霸王才明确把自身品牌定位在“中药世家”和“防脱养发”,其整体的营销策划、品牌传播都比之前提升了一个层次,从而在激烈的日化业红海竞争之中开创了一片蓝海。《孙子兵法·形篇》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我们所处的这个浮躁的时代,充满了太多善于包装和吹嘘自己的营销将领、策划大师,而真正的无名英雄,常常是那些选择在合适时刻功成身退的“善战者”。
2002—2004,霸王的发展虽然走上一个相对的正轨,朝较好的方向在发展,但也绝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仍然挫折不断。丽涛上市时选择了常用的方式,在美博会进行招商活动,每个省选择一个经销商,通过广告轰炸来启动市场。但其上市的准备工作十分仓促,促销政策、人员配合均不到位,以至于启动市场时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对此均怨声载道。
阵地战的第一条原则是:没准备,没把握,没实力,不打阵地战。丽涛恰恰就犯了上述的几个毛病——多年以后,霸王凉茶还会重蹈丽涛的负辙。
如果霸王凉茶一开始不打阵地战,打游击战或运动战,今天已经存活下来,还可以继续扩大发展,至少不会亏损,销量上也不会低于邓老凉茶、春和堂这些二线品牌。
经过近一年的推广,丽涛除了东北三省有较大起色,其他区域均表现惨淡,远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市场效应。这之后,霸王把丽涛的包装变得更漂亮,增加了产品功能,规范了价格体系,理顺了销售渠道,使丽涛的销量有了明显的改观。
2005年,可以算作霸王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霸王斥巨资聘请成龙作为形象代言人,进行了新一轮的广告轰炸。随后,各大电视台、分众媒体、卖场媒体轮番轰炸,霸王的销售呈几何级倍增,赚得不少的利润和市场口碑。
即使多年以后作者回头看成龙代言霸王广告这个事件,都还是会由衷的佩服策划这一事件的职业经理人或广告策划人。霸王那时借助功夫巨星成龙强势切入市场,可以说是抓住了最好的时机。随后,相继推出一系列产品,霸王一举奠定了中药洗发的老大地位。
成龙是当年演艺圈名气、声望、口碑都首屈一指的功夫明星,是中国功夫的代表,影星中的大哥大人物,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是第一次代言日化洗发水广告。成龙的形象、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嫁接到霸王“中药世家”非常贴切。加上当初的广告打破了传统的特技制作洗发效果,而是代之以成龙亲自使用后真实的头发效果,给消费者感觉非常亲切、可信、真实。时至今日,我们就算忘记了其他的霸王广告,也会记得成龙拍的这支洗发水广告,加之终端宣传物料、产品包装以及“霸王花”的一对一推荐,霸王对自身品牌定位的宣传几乎无处不在。
还是在这一年,霸王从竞争对手那里陆续挖来了众多管理人员,其培训总监何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被霸王内部称为“何妈妈”的人对“霸王花”的再一次辉煌功不可没,所以有人感叹“撼霸王易,撼霸王花难”。
2007年,霸王的销售额一举突破10亿元。此后连续两年,霸王集团的整体营业额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并最后成功于2009年7月在香港证劵交易所上市。
上市之后的第二年,霸王正式推出凉茶产品,请甄子丹作代言人。但不久“二恶烷”事件爆发,严重影响了霸王洗发水的销量,当年霸王集团整体营业额大跌。一直到今日,霸王集团都尚未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