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员工培训,应该培什么

新员工培训,很多企业都会从如下这些方面来开展:企业发展历程与基本介绍、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人力资源政策、财务报销流程、信息安全等。以上这些确实是新员工应该了解的基本信息,但新员工培训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却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有必要从长期的角度,来思考新员工培训,从而决定培训什么。培训课程的结构是最为重要的。新员工培训的目的,是让新员工对企业的文化有深度认知,并牢固打好后续工作的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意识、思维、素质等)。

(1)播种子企业的文化与精神

新员工培训,首先要把企业的基因,企业的文化、精神与灵魂,进行宣导与传承。文化培训要有直击灵魂的作用,让新员工在心里种下这颗文化种子,能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生根发芽、长出绿叶与枝干等。如果用点燃一颗火种来比喻,它还能继续燃烧、传递他人。但要达到传递的效果,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深度。如果你一开始不能深深打动员工,穿透他内心,埋下一颗种子,后面就很难生根发芽了。

多年前我参加的华为新员工培训,大约持续两周时间,内容很多,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连续一周的文化培训。那时候,我们要学习华为的核心价值观,要学习公司的文件,每一项价值观学习半天,要讨论发言,还要写文章;同时,还会请一些老员工、老干部来和新员工座谈。比如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公司会通过各种形式,让员工在各种场景中领悟学习,深深烙在心中,融化在血液中,成为一种基因。

企业文化与精神,要用故事来传递,用讨论来激发,用交流来深化。 

(2)打地基:职业素养与基础技能

除了企业文化,其次在于职业化训练,包括职业素养与基础技能方面。比如:商务礼仪、办公技能(如何写邮件、做PPT、接听电话等)、沟通技巧、演讲技巧、时间管理、计划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意识、质量意识、保密意识、流程意识等。

以上这些基础素养与技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员工都会带到未来工作中去,影响长远。以后你在公司内接触的每一个同事,在公司外接触的每一个客户、供应商、合作方、应聘者等,你的每一个言行,都体现着你的素养,也体现着公司的形象。每个岗位上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就是基本技能,最好在入职的时候就腾出时间完整地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修河道:有效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培训,极少出现在企业的新员工培训中,但我认为这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员工的工作绩效源于工作行为,而工作行为源于工作思维。不同人做事的水平,背后却是思维水平的差异。我认为思维方式的培训,是新员工培训中,技术价值、技术含量最高的。如果能够从思维层面去铺垫好基础,你的员工一定能够持续超越其他企业的员工。思维一旦形成,是受益终生的,比知识、技能更难带走和抹去;就好像一个人学会了一些独门招式,每时每刻都在用,挥之不去,越用越纯熟;又好像修河道一样,一旦修成,水自然会流。

那么,有哪些思维是比较重要的呢?以下我列举一些较为有用的思维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逻辑思维:如何进行严谨、有理有据的推理、判断。

系统化思维:如何从周边联系性、全局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结构化思维:如何从多侧面、多层次进行根因分析,制定行动方案。

创新思维:如何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底层思维:如何找到事物的底层规律,运用底层规律去解决问题。

上游思维:如何从根本上预防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逆向思维:如何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

客户化思维:如何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客户的角度定义价值。

流程化思维:如何将思考从整体展开到局部,将相关的流程步骤及内容进行梳理,并迭代升级。

长期思维:如何从更长时间周期、从长远目标与价值来思考与决策。

灰度思维:如何打破非黑即白思维,开放、实事求是地进行思考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