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长期工程,首先需要一个引领,这个引领包括三方面:人才使命与愿景,人才理念,人才战略。
(1)人才使命与愿景
①人才使命
组织的人才使命,这个概念也许我是第一个提出来的。我们一般说企业使命,更多是站在“甲方”的角度出发的。作为在组织里的每一个个体——员工,他们也许是以企业的使命为自己的使命,也许不尽然。我相信大多数员工的使命都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更多与其自身职业发展或利益回报等密切相关。所以,企业使命与人才使命很多时候缺乏有效的连接,甚至是脱节的,导致我们要达成企业使命变得异常艰难。
其实很多时候,两者是可以相向而行、融合甚至重合的。我们有必要在人才领域提出人才使命这个概念,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也考虑满足人才的需求,这样企业和人才之间才能形成共同发出点,有了共同基础,产生共鸣,能更好的奔向同一个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一个企业应该追求的人才使命,从而吸引、激发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并能与之奋斗呢?我认为,“让人才绽放”——这个使命也许是最能激励人心的。因为每一个人加入一家企业,都是希望自己的才能、经验、智慧、品质等,能够充分得到绽放,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相反,我们看到那些不能体现“让人才绽放”的公司,通常是那些强管控,或者内部人际关系异常复杂的公司,很多是“让人才凋萎”、“让人才泄气”——一开始人才很有能量,到能量逐步降低,到最后完全没有能量。典型表现就是:不愿说话、不敢说话,因为他知道说话也没用,而且说话会带来危险。
②人才愿景
而人才愿景呢,最好的愿景,就是——“共创价值”。企业与人才合作是为了共创价值,而人才与人才合作也是为了共创价值。价值共创、共生,是一种最融合、最协同、最和谐、最美好的状态。我曾经在企业内部和高层管理者、员工提到过这个概念,当一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都为之一振,似乎产生了默契的共鸣,彼此有了共同出发点。
共创价值——我们从这个共同的愿景出发,一起去创造蛋糕、做大蛋糕,发挥出各自的价值,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去分享价值成果。
(2)人才理念
接着是人才理念,企业应该拥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人才理念,这是我们处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可能涉及选用什么样的人才、提拔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对人才进行评价、激励等。特别是对于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就此达成一致共识,形成共同理念基础。这样,在涉及人才相关决策的时候,彼此才能快速产生默契,达成一致意见。
当然,如果这个理念能够进一步往下传递到中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普通员工,那效果自然是最佳的,因为组织中每一个人都知道公司倡导什么,什么样的人会得到提拔重用,公司是如何评价员工贡献的,应该做什么会得到好的激励等。
有哪些人才理念,是企业管理者甚至公司全员应该达成一致的呢?以下是我认为几个比较重要的人才理念。
价值循环。人才的价值是通过一个价值循环来实现的,即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基本循环。
“熵减”。人力资源的能量在一个地方储存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熵增”状态,就需要采取一些“熵减”的措施,把这个能量耗散掉,然后才能够继续培育和生成新的能量。
“近悦远来”。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要达到近处的人(员工)感到喜悦,喜欢公司的文化,不愿意离开,而远处的人(外部人员)慕名而来,想加入公司。
先人后事。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先考虑人的因素、人的感受、有没有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再考虑做事情本身,这样效果通常会比较好。
人才是投资。不要把人当作一种成本,而要把它当作一种投资,这种投资是会产生回报的,你前期投资得越多、越明确、越得当,后期回报越好。
人才是慢变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不能速成,一定是作用逐步体现,慢慢发挥出来的,这就是厚积薄发。人力资源机制的能量一旦形成,发挥出来就会能量特别大,特别持久。
(3)人才战略
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及落地
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人才战略规划,而这个战略规划应该来源于企业的业务战略,它是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它极其重要的支撑,因为没有人才的支撑,企业业务战略就不可能落地。人、资金,就如同一座高架桥的两个桥墩,有了桥墩,桥面才能不断往前延伸。
当然,只是有战略规划还不行,还要确保其落地实施。不能落地的战略规划,只是头脑里或纸面上的推演,并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没有人的到位,战略也无法实施与启动,只能作为一种储备方案。
②人才的飞轮效应
人才的飞轮效应,就是企业应该在人的经营上,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与实践运行规律,它是能够自我闭环、良性循环、正向加强的。
比如前面起到的价值循环(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飞轮。企业也创造一套自身比较独特的人才飞轮,比如某企业的人才飞轮:激动人心的事业——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出独特价值——高收入高回报——事业做得更大——吸引更牛的人才……
也有的企业不断把“人才正态分布”往前推,这也是一个飞轮效应:资源向优秀的人才倾斜、淘汰末位5%的人员,不断循环往复,企业整体人才质量就会不断提升。有的企业持续推动人才在内部的循环,比如在总部各部门、分子公司各部门的小循环,加上在整个集团体系内的大循环,实现人才能力的复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