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淡化价值观,聚焦事情本身

前面的章节提到,Y公司内有些管理者,碰到问题经常是诉诸于价值观方面,用价值观来解决问题,价值观甚至成为了一个可以秒杀一切的大棒,管理者摆不平有些团队成员,就说对方的价值观有问题,然后对方就无话可说了,因为领导对下属的工作态度是有评判权的,这种评判就像贴上了标签,判了“死刑”。

但价值观讲多了,慢慢大家就有了免疫力,就慢慢失效了,反而有了负面的效果,甚至让下属失去了弹性。所以不能空谈价值观,如果要谈价值观,那就谈价值观展现出来的行为,因为行为是可以衡量的。后来,林枫在公司内做了价值观行为细化的项目,把每一项价值观都细化成5项行为标准,可以根据这些行为标准的展现情况对员工进行评分,这样就让价值观变得可触摸,可衡量,可以复制与移植了。

另外一方面,价值观可以写出来,可以挂在墙上,甚至可以把优秀员工践行价值观的故事进行宣传,但是不适合对某人直接谈对方的价值观问题,原因就如前面谈到的,价值观难以衡量,很难找到抓手,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相反,对于事情而言,是有标准的,包括事情的过程结果与最终结果,都比较容易衡量。所以林枫对团队管理的诀窍,就是抓住事情来管理。

在HR团队的内部沟通中,林枫几乎从来不谈价值观的问题,而是聚焦事情,比如谈绩效目标、绩效结果,在绩效沟通时,也是基于对方的绩效结果来沟通,对方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情、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事情、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哪些事情没有做,哪些事情还可以做……总之,林枫与团队成员的沟通,90%以上都是谈事情,很少会谈到价值观、态度等主观的因素,最多会谈对方的能力提升方向,通过什么举措来提升等。

林枫发现,弘扬价值观的最好方式,也是唯一方式,就是领导身体力行,你做到了,下属就会同样做到;你自己做不到,下属也不会做到,因为他们认为你自己都做不到,他们做不到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一定比领导的自身要求要低。

因此,林枫通过事情去抓价值观建设、能力建设,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把员工的价值观和能力带起来。只要你把事情的标准建立起来了,把事情的过程、节奏和结果把握好了,员工的价值观与能力就自然起来了,因为员工的价值观就体现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他的能力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