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能用的人才范围比你想象的更广
广度,是把人力资源工作的边界,以及你所能调动资源的边界,进行扩展、延伸,甚至跨界。
比如你能用的人才:
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人才,还有企业外部的人才;不仅包括现在可用的人才,还有潜在可用的人才;不仅有本行业的人才,还有跨行业的人才;不仅有本国的人才,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才,全球的人才;
不仅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人才,还包括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行业的人才;不仅包括社会人才,还包括应届毕业生,以及在校的学生;
不仅包括正式员工(可分为全日制、非全日制员工),还包括顾问、外包人员、独立职业者、自由职业者等;不仅包括素质全面的优才,还包括专才、偏才。……我们不要仅仅追求人才“为我所有”,更要转变为人才“为我所用”。要“以用为本”,而不是“以有为本”
(2)超越人力资源去看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工作者不要仅仅考虑人力资源层面的问题,也要考虑超越人力资源层面的问题,比如公司的战略问题、业务发展问题、品牌宣传问题、财务现金流问题,HR要从更广泛的生态环境中去看待自身,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才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人力资源领域的各模块HR也不能只考虑本模块的问题,要考虑其他模块的相关问题,就像做招聘的不能仅仅考虑招聘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候选人进来之后的考核、培训、发展、激励、员工关系、文化等问题。
有一次我去拜访以前在大学时的导师,她提到自己在给企业做管理咨询项目过程中,见过各类企业的兴衰,她总结出一句话:“大企业往往死在政府关系上,中企业往往死在不变革上(导致不适应外部环境竞争和变化),小企业往往死在银行关系上(融不到钱,现金流中断)。”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在理,因为它揭示出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律,除了自身的内部因素,往往还受周边环境的影响,甚至是更高维度的影响。
所以,人力资源工作者,一定要让自己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血液中,与周边业务部门、其他职能部门融为一体,并把关注的范围扩大到企业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环境中。
通过对企业整体及外部环境的洞察,HR可以及时识别与把握对企业有利的发展机会,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资源,公司业务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识别对企业有影响的“灰犀牛”或“黑天鹅”式危机,推动与帮助企业提前做好准备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