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重新思考价值

在本篇,我们将从一个新角度审视“互联网模式”,就是价值。与产品或客户相比,价值维度深刻地揭示了为什么新模式能够快速替代沿袭已久的旧的商业模式,价值维度才能解释为什么去商店购物、早起读报、上大学受教育、自驾车上下班……这些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消费习惯可以在一夜之间被抛在脑后,众多依靠互联网创业的新兴企业家发掘出的“新天地”为什么如此有吸引力?价值会在竞争中怎样转移,这一切的合力将塑造出什么样的商业形态?

我们已经了解,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和传输的能力。现在,存储一本词典,或者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匹配等运算,再将结果传输到成百上千的终端平台,这些工作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完成这些工作的效率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以说,已经成型和正在延伸的互联网打造的是一个无远弗届的基础平台。互联网是所有平台的母体,只要接入网络,信息可以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被复制、传播和获取。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体产品的制造和运输也在发生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作者Jeremy Rifkin认为,信息平台、能源平台和物流平台是一个社会的三大基础平台。这些平台的效率和能力提升后,人们就具有了过去不曾具备的“超能力”。就像当人类学会驯化马、牛、骆驼等动物,然后让它们载物进行长途运输、传递信息,这种能力大大超过了原始方法。先人一步获得这种能力的部落比其他部落相比,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游牧部落能够屡屡打败农耕部落,靠的是骑术、马车和弓箭。而发达国家在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的时候,是用蒸汽机产生的动力替代了过去的肩挑手提,石化燃料的发现让动力成本大幅降低,电报的发明让通讯第一次变成即时的,这三大平台的能力提升让我们脱离了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

同样,如果我们把存储、计算和传输数据的能力看作是新“超能”,越早利用“超能”的人群会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除了互联网成为新的低成本、大容量和可以快速计算的信息平台,还可以联结千家万户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获取的再生能源,可以合理地在光照强弱和风力大小的不同区域间分配能量。另外,以3D打印机为核心模块的“本地制造”可以结合数字化的功力跨越物流障碍,三大平台的效率再一次得到提升。这一次,首先获得“超能”的不再是以地理位置、血缘家族或者宗教信仰划分的“部落”,在地理上,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共同的“互联网精神”让他们跨越地理上的阻隔联合起来,形成了新的“部落”。这个“部落”中的成员,先人一步地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低成本,也不断地贡献出自己的创造力,他们正在用互联网带来的高效和低成本不断挑战既定规则,成为“互联网模式”的创业先锋,改变整个社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

那么,这些人是如何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有没有规则可循?能否找到更多的创业空间,让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零成本”施展魔法?本篇就是从互联网如何创造价值的角度重新审视前面已经见识过的模式创新。我们还是先回到最初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