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课,有一位学员问我“肖老师,我听过一个教授讲课,教授认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成本第三,效率第四。您认为教授讲得对吗?”。我问大家,我们是不是看过“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语?是不是也看过“安全第一”或“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是不是看过“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是不是感受过“价格竞争策略”(低成本生产出同样的产品)的巨大魅力?那么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究竟哪个第一呢?其实,就管理而言,不应该不考虑客户、市场的需要或者公司的战略,去讨论哪个要素更加重要。或者说管理不是逻辑而是结果,管理的目的不是去讨论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究竟哪个第一,正如不要去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而是根据客户的需要、市场的需要而定,或者公司的战略而定。比如为了超越市场的需要提前布局,或追求卓越的战略,从中低端产品走向中高端产品,等等。例如,下面的做法对于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在不同阶段都是正确的: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在保证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让现场更加安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效率;在成本不增加、质量不变差的前提下,追求更短的交货期;等等,也就是说,管理要追求P(效率)、Q(质量)、C(成本)、D(交期)、S(安全)、M(士气)更好,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如果一定要问哪个重要,那就要看当时企业面临的瓶颈,比如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品牌了,甚至面临巨额索赔了,当然解决质量问题就是当务之急。如果因生产跟不上,交货延误非常严重,导致客户投诉及索赔多发,那么解决计划及效率问题达到快速交货自然是头等大事了。所以说管理不是简单的1+1=2,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变的。简而言之,管理不是(追求)逻辑,而是(追求)结果,不必对不同的管理书籍中似乎矛盾的内容咬文嚼字,应该思考如果这么做,会不会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面对国外五花八门的各种管理门派及时髦管理理念,自己要判定需不需要?如果需要,应该如何使用?等等。
始终记住:“管理”的最终导向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