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奋不老,20世纪80年代初生人,齐鲁人氏,司法体制内出身后下海,是社交零售行业第一会丐帮大会第一届、第二届主咖分亨嘉宾,2017年基本上权威压轴扛鼎出场,观点犀利、金句频出,一锤定音、一鸣惊人。
守仁兄一贯批人、熊人、怼人,让他点赞欣赏之人有何等高见?带着好奇与使命,我翻了一道墙又一道墙,前往丐帮志专栏品读了老奋3年前的发言稿,这兄台对于“社群、社区、社交”三者的关系,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振聋发聩。
(1)画像场景:中国县城
对比一二线中心城市,县域市场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同学、同事、同村、同族、同行、同好、亲戚、战友等维度将县城众人分为不同的原生态的社群。如果说找到6个人链接,便可以找到美国总统,那么在县城,链接3个人便可找到县长。这里想表达的意思,基于县城空间的社群,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具有黏性,半熟人关系密度系数更高一些。
(2)社群VS社区
社群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流量;社区代表人与货之间仓配,仓配就是交付,目前社区团购的流量与交付是一体化存在,汇聚在团长这个环节,所谓“成也团长,败也团长”的根源就在这里,不同的团产生率与贡献率大不同的原因也在这里。
老奋较早指出流量与交付分离的观点。大部分社区团购的团长都是社区小店的老板娘,而小店的组织结构基本上就是小夫妻加小舅子的三人配置。这种最简洁的配置运营单元,从时间上或者专业上难以全身心地经营社群。而小店的富余空间是客观存在天然资源,作为前置仓完成交付的功能,这一点不会打折扣。不管便利店、快递点还是水站等前置仓提货点,甚至企事业单位门岗都可以,只承担商品交付的功能,只要方便用户取货就行。
把经营社群的功能交给关键意见领袖(KOL)。由此,关键意见领袖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将关系流量做到最大价值利用与发挥,这样每一个前置仓提货点都承载很多个关键意见领袖的流量池。
结语:
按照老奋的演绎与推算,社区团购与社群电商完美邂逅了,社交零售得到一个无与伦比的结果。
我们一直宣导一个观点,远看叫社区团购,近看叫社群电商,仔细再看叫社交零售,这个观点也算是给老奋2017年高瞻远瞩的高见论断补一个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