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想阶段:对今年“人”和“事”的工作的深刻自我反省

冥想是预算的依据,依据来源于今年实操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何扬长避短,销量的增长来源于工作的不断完善,今年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今年的错误没有反省,只会越做越差。如果预算的时间是30天,那么冥想的时间要在10天以上,冥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方面

也就是布兵打仗的排兵图,没有人干不成事,没有优秀的人干不长大事,需要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 今年人员的流失情况,骨干业务的流失情况,离职的原因是什么?现有团队的平均入职年龄是多少?

​ 下属各销售小组人员的全年的状态是什么?小组长的状态如何?

​ 各区域人力配置是否合理?强势区域和弱势区域的人力投入结构是否合理?人员是聚焦型还是分散型?

​ 各级管理人员深刻反思自身全年的人员管理问题、奖罚制度、升降制度等,管理人员要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

​ 规划出新一年的人员培训方案和培训时间点,雷打不动的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 总结所有人员的两大指标:一是态度问题;二是技能问题。管理人员因人而异做好帮扶计划,列出帮扶时间点。

​ 薪资方案,一般情况是公司统一制定,但是区域要做好优胜劣汰。

​ 人员考核激励:考核在哪里人员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月度、季度人员考核是否起到有效激励?激励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分销商、批发商、优质付费网点的合作状态,是否具备持续合作的必要条件。

2.事物方面

原则是优秀要放大保持,劣势保证不带入来年,营销4P和4C多维考虑。

​ 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基础工作包括市场基础工作和销售基础工作。

​ 今年的销量来源在哪里?中间商压货还是市场动销?

​ 库存和货龄?盘点市场分销商、批发商的现有库存及终端店在售产品的平均货龄,要牢牢掌握产品的现实状况,货龄、库存、产品流向。

​ 今年销售额贡献情况,现有销量是靠哪几个产品完成?各产品销量占比分析,甚至分析到各品类和SKU的占比。

​ 产品结构是否完美,产品分为主销产品、利润产品、培养产品、保量产品、品牌产品、渠道特定产品等,将自己的产品贴好标签,保持一年。

​ 渠道是否合理,每一个渠道都有对应产品,是否匹配,各渠道开发和维护存在哪些问题,渠道的竞争力如何?

​ 竞品分析,今年竞品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是否根据品牌优势强弱和竞品硬碰硬还是迂回占领?

​ 价格分析,今年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兼顾到了各层级利润和自身利益,和竞品相比,是否有优势?价盘是否区域统一?价格决定利润,利润决定各层级推广产品的积极性,那么积极性如何?

​ 今年市场费用投入是否合理,分析到每一个终端店,每一个人,投入产出如何?费率是否可控?有没有优化的可能?长期和短期投入搭配是否恰当?费用投入是否精准?淡旺季费用占比和使用方向是否正确?市场推广活动和销售节奏配合如何?

​ 今年渠道费用投入是否合理,长促和短促的搭配情况,和竞品对比是领导地位还是跟随地位?是否有效打击竞品?是否影响渠道各层级销售机构的利益或者加盘,每次大力度促销后的得失总结是什么?

​ 终端客户年销售情况如何?目前各个客户的销量占比,根据二八原则,销量前20%的客户经营状况,销量是增长还是降低,原因是什么?

​ 销售节奏把控的合理性,年销售进度和预计是否有差异,每月的任务上旬完成多少?是上旬动销完成任务还是月底压货完成任务?

​ 空军、陆军的搭配是否合理,即媒体广告支持和铺货人员的协调性是否完美?

​ 售后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得当?事件营销、客户处理、临期货和过期货的管控情况等。

​ 反思营销模式或者手段,即传统营销和新营销的碰撞结果,互联网销售思维是否导入?类似于平台销售、社区团购等新一代销售模块落实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