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佬继续玩儿

不久之后,绿城工厂也发出一个人事公告,绿城工厂的老板要换了。

空降的这些高级职员,在外派合同中签订的服务年限大都是两年。正好,贾大侠到了这样一个大限。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要走了,这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对绿城工厂的整合这出戏,他是站在最前面的人。绿城工厂的各种整合行动大都是他在操手。

贾大侠资深的制造和供应链工作背景确实给绿城工厂的运营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他是绿城工厂被收购以来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老板。他之前的那一位在很大意义上被充当了炮灰。

在绿城工厂正在动荡之际走马上任,挽救绿城工厂于危难之中,他理工出身,不善言辞,却把各项活动搞得是风生水起,可记录工伤相比他刚到时减少了70%,质量的初次通过率提高了95%,交货周期缩短了30%。此外,学徒计划,让普通工人也有了职业规划。成本节约项目奖励,让绿城工厂省了钱……他最大的功勋是引领了绿城工厂的整合与转型,改造了工厂的软件与硬件,使工厂为全球客户生产和发运第一套卡特彼勒品牌的产品做好了准备。

临别时,贾大侠说他会记得在绿城工厂的一切。看来,他是有些不舍的,对绿城工厂应该是有感情的。而绿城工厂的广大员工对这位老板也是赞誉颇多。

但是,两年了,对一家转型中的工厂而言,他在这个位置待的时间显然已经够长。

绿城工厂看起来一切都好,但每一年的财务报表却是那样难看。这是卡兄无法忍受的,它需要新鲜的血液为这家工厂带来新的变化,于是就有了张大侠的到来。能够选择他,卡兄也一定是费了一番苦心。

来绿城工厂之前,张大侠一直在青州工厂担任整合经理和生产资源经理,在此期间创下了骄人成绩。任职青州工厂之前,张大侠在徐州工厂工作。

他在CPS和项目管理方面有深厚背景,成功领导了青州工厂扩建等多个项目,帮助青州工厂打造了一个健康的业务模式。

张大侠在青州工厂的工作经验使得他在绿城工厂工作时,在很多事情的上处理游刃有余,甚至是得心应手。

贾大侠与张大侠交接工作的时间是一个月。

贾大侠比较内敛,而张大侠比较外放,是两位处事风格完全不一样的管理者。可以预见,这会给绿城工厂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

岁末年初,是四季的轮回,是大自然新旧交替的时节,人们也总想跟着大自然的变化而使自己改变。

对于绿城工厂而言,贾大侠时代结束了,他们又迎来了张大侠时代。

未来,绿城工厂的命运会怎样?

接连不断的裁员在什么时候才结束?

巨额的投资能否收回?

绿城工厂最终能否走上健康稳定的轨道……

这些都是未知数,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连卡兄对未来的形势都无法准确预估,我们又怎能轻下妄言。

既然前方是还是那样黑暗,那么,就走稳走好脚下的路,不要去看前面的天。因为电闪雷鸣,看多了,怕!

绿城工厂还在苦苦挣扎着。说实话,我希望它有一个明媚的未来。

回顾这一路,卡兄收购这家工厂之后,的确是十八般武艺轮番上场,成也好,败也好,的确是尽力了。

方才也说了,喜剧也好,悲剧也罢,吃瓜的观众看着受用。细细去想,回头去看,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回味呢?

在这出大戏即将落幕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你的企业文化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

仅仅是老板的文化,还是几句干瘪的标语,或是像卡兄一样有了自己的“圣经”?无论老板如何更迭,时代如何变迁,它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是千人千面时,卡兄如何做到了千人一面?

为什么卡特彼勒的老板对员工是那样赞扬?尽管很多话,事后看起来是那么言不由衷。

为什么卡特彼勒的门徒对自己的企业是那么骄傲?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而你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你是如何建立、更新、巩固、传承自己文化?

你的企业愿景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

仅仅在你脑子里尚未成型,更没有告诉员工;还是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口号?抑或是像卡兄一样上有企业的2020,下有员工的SMART GOAL?

你的愿景是背负了巨大的社会责任,还是仅仅想让你的银行户头多出几个零来?

你的企业运营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是东拼西凑的管理制度、束之高阁的文件还是在工厂里处处能看到基层管理者乃至普通员工熟练地运用量身定制的管理工具使企业发生了卓越的改变?

你的企业治理是盲人摸象,摸到什么是什么,还是由专人提供咨询,建立规范的程序、模块乃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但又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你的企业把什么看得最重要,是安全、质量、效率还是利润?

你的企业把什么人看得最重要,是股东、员工、官员、客户还是供应商?

和这些人之间有成熟的政策么?对股东,如何回报?对员工,如何安抚?对官员,如何沟通?对客户,如何守诚?对供应商,如何许诺?

人事方面,是人治?大搞一言堂,看谁都不行,又谁都开不了,还是人制,有规范的体系、模式、决策程序?不管少了谁,这家企业照样很好地运作下去。

为什么卡特彼勒其他工厂的运营模式能够复制到绿城工厂?

为什么卡兄花巨资请普华永道、安永、埃森哲等公司来咨询?

为什么卡兄要实行等级的人事政策?

为什么卡兄的CPS、BIQ、SPQVC等如此神奇?

而你的企业,要进行怎样的改变?

有没有自己的运营体系?如果有,怎么去完善?如果没有,怎么去建立?

你的企业培训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是让一些培训老师打鸡血似的糟蹋你的员工,还是给每位员工都定制有培训方案?你的企业是压根就没有培训,还是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

你愿不愿意像卡兄那样“壕”,请埃森哲这样公司的来做咨询?

你愿意为企业的培训付出多少,又想得到多少?

收购,可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豪门游戏。

谁都想,要玩,就要玩得风生水起;要打,就要打得天下无敌。

可是,你是否做了万全的准备,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蛇吞象的传说,注定只是传说。别说象了,就那点儿肚量,你让他吞只马试试。真正收购应该是狮子与羚羊的较量。

在收购后,顺风顺水时,能否做到不骄不躁?逆水行舟时,能否做到处变不惊?船将倾覆时,能否做到全身而退?

你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层次,决定着你的收购会玩出什么样的水平。

收购,是这颗星球上最贵的资本游戏。

这行水深,水性不好,最好别下去;水性很好,下去时,也要请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