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眼前业绩还是持久业绩

在十几年的咨询过程中,无论给企业提供的是什么服务内容,最终都 会指向两个字:业绩!这是无可非议的,企业为什么花费那么多钱请你, 即便你声名远扬,也应该不会只是仰慕你,更多的是指望着你够帮助企业

实现更高的业绩。

这十几年无一例外,每次一想到“业绩”这个词,心中涌起的就是另

外两个字:矛盾!

企业对业绩的认识,是告诉他真相,还是让他开心?如果是真相, 一 分耕耘一分收获,业绩不会来得那么快!如果短期业绩提升很快,必定是 赶上了行业的风口,其实与努力关系不大,如果短期业绩提升很慢,那才

是正常的。

如果要让企业开心,就拍着胸脯告诉他,没有问题,放心交给我吧!最 终的结果,基本上是拍拍屁股走人!我之所以始终处于矛盾状态, 一方面肯

定是不愿做第二种人,另一方面我又不愿因告诉企业真相而得不到理解。

在十几年的磨砺之后,现在我已不矛盾,干我们这种服务业的,要活 得长久,就必须“致良知”,王阳明说良知就是“知善知恶”,致良知就是 要驱除内心的恶,发扬内心的善, 一旦心中涌起一丝丝恶念,马上就要将

其驱除,这就是致良知。

所以,现在面对企业对业绩的渴望,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们专 业服务的宗旨一定是帮助企业提升业绩,不过这个业绩是持久的业绩,而 不是短期的业绩,在与我们合作后,企业的业绩在短期内也有可能实现快 速提升,但那只不过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帮助企业的初

心一定是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来获得业绩的持久提升,这才是我们能够给


企业带来的真正价值。

对于提升短期业绩,我们非常理解企业的心情,谁不想在短时间内一 炮而红呢?但事实告诉我们,企业经营是长跑,短期的业绩提升只是表面 的,并不代表企业变得强大了,更多时候这种短期业绩的上升反而掩盖了

很多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如果我们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出发点就是一炮而红,这是极其危险的一 件事情,会让虚幻的泡沫迷惑我们的心灵,真正有良知的做法一定是“治 未病”!《黄帝内经》中这样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

未乱,此之谓也。”

神医扁鹊有一个故事。有一次魏文王召见他:“你家三个兄弟听说都 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扁鹊脱口而出:“我大哥的医术最高,我二 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很惊讶,问:“那你为什么名动天下,他们两人 一点名气没有?”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他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病未起之时,他一望气色便知,然后用药把病调理好了,所以天下人都以 为他不会治病,他一点名气都没有;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时,当 一个人咳嗽感冒的时候,就用药将他治好了,所以我二哥的名气仅止于乡 里,认为是治小病的医生;我的医术最差,是这个人病入膏育、奄奄一

息,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结果全世界都以为我是神医。”

管理大师德鲁克也这样说:“管理很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 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极大地启发了张瑞敏,由此

开创出海尔的OEC“日清日高工作法”,并不断夯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常常对企业说:“如果你的出发点只是想提升短期业绩,其实


不需要请我们,你完全可以请一个经验丰富的销售总监,他可以帮你制定 有诱惑力的销售政策,利用高返利来吸引经销商进货,在短期内一定可以

提升销售业绩。”

或者请一个广告公司拍一条广告片,然后在媒体大力度投放,也能够

通过知名度的提高在短期内提升业绩。

我们作为一家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出发点必须而且只能是帮助企业构

建核心竞争力来获得持久增长,这是绝不容更改的服务逻辑!

既然如此,我们帮助企业提升业绩的着眼点就不会只是放在那些表面 的政策利益、概念点子、推广炒作上,而是一定要从战略的源点做起,从 一开始就要规划好战略定位,然后再构建好相应的战略路径和保障体系,

最终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竞争优势。

要使企业获得持久业绩增长,我们的核心逻辑包括以下两个:

(1)先胜而后求战

企业业绩的增长必须站在一个高度上考虑,这就是战略格局。老祖宗 留下的兵法告诉我们,最高的竞争就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 后求胜。企业要实现持续增长,经营逻辑的源点必须正确。如果这个逻辑

出现问题,成功是不可能的。

投资公司在考察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时,首先询问的就是其商业逻辑, 其核心也是德鲁克经典五问: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顾客是谁?我们 的顾客重视什么?我们追求的成果是什么?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对于这几 个问题,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能够清晰回答,否则就意味着战略的核心

逻辑出了问题。

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也是我们在给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时必须提供

的,看起来似乎有点“虚”,其实这是最大的“实”,做不到这种战略谋划


的高度,企业就绝不可能在竞争中实现持久的业绩增长。

(2)知行合一

企业获得持久业绩增长第二个核心逻辑就是“知行合一”, 一个好的 战略必定是一个能被执行的战略,而不只是一个概念,知行一定是合一

的,如果一个战略不能执行,意味着根本没有战略。

我们给企业提供战略营销咨询,绝对是遵循知行合一理念的,我经常 对企业说, 一个好的战略必须要做到让消费者在终端“所见即所想”,其 所见到的产品或者品牌表现, 一定要和企业高层所规划的是一样的,这才

意味着企业的核心价值有效传递给了消费者。

在我们的认知中,战略规划和执行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所以绝不 存在“战略没问题,就是执行不到位”这种说法。正如王阳明所说:“知 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规划是战略的起点,执行则是战略的过程和终 点,他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非两枚硬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

中之真意不可不察!

为了践行知行合一,我们在制定好战略规划后,还要为企业制定年度 营销策略规划、渠道运营模式,以及组织体系、流程体系、激励体系、制

度体系等管理保障,以此来匹配战略和策略的执行。

所以,在我们所说的战略营销咨询中,所有的战略都必须体现在具体

的工作和行动中,绝不能概念化。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构建的“价值链”,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多个 关键环节串联起来,而按照麦肯锡的说法,也可以将整个价值链划分为创 造价值、传递价值、传播价值三个部分。我们根据这些也创立了一个理论 体系——链式营销,即将价值链划分为四个阶段——创造价值、传递价值、

实现价值、保障价值,以此将战略规划、策略规划、管理体系等融入整个


价值链,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知行合一的战略体系,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在市场中获得领 先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持久的业绩增长!说到底,这才是企业真正追求

的目标,也是我们专业服务公司的终极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