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程(Business Process),从不同的视角看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流程就是操作步骤,有人认为流程就是流程图、就是流程说明文件,有人认为流程就是审批流,有人认为流程就是ISO体系……这些都难言对错,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流程的定义上,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及ISO9000的定义。当然,具体到每个企业实践的时候,会根据公司的文化、经营理念进行调整,如华为公司的价值观里强调“成就客户”,在流程定义的时候就突出了“客户价值实现”,体现了管理的一致性,也体现了管理文化的一脉相承。常见的流程管理定义示例如下:
迈克尔·哈默: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
ISO9000:业务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H.T.达文波特:业务流程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并为特定的市场或特定的顾客产生特定的输出。
A.L.斯切尔:业务流程是在特定时间产生特定输出的一系列客户、供应商关系。
H.J.约翰逊:业务流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结合,它增加输出的价值并创造出对接受者更为有效的输出。
A.W.谢尔:业务流程是公司(组织)以产出产品和服务为目标的一系列连贯的、有序的活动的组合,业务流程的输出结果是为内部或外部的“客户”所需的,并为“客户”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
牛津英语词典:一个或一系列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
综上所述,流程的定义包含几个方面:①流程包含一系列的活动;②流程是有目的性;③流程有输入、输出,它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不同的流程要求的转化能力不同。基于这几点,可以认为流程是一系列将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增值活动,它的本质是组织创造价值的机制。
对于流程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再加以深化、拓展。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看,企业(或组织)要做什么事情,受是否拥有或可供组合配置做这些事情所需要的资源约束;如果拥有或者可加组合配置的相应资源,那么在所配置资源的平台上,企业做事情的方法就表现为企业的流程。换句话说,战略决定企业业务的取舍,决定资源的配置,即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而流程则是决定如何正确的执行战略(How)。如下图所示:
图3.1 流程概念示意图
从目的与方向的视角来说,流程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实现企业自身目标;而从企业的逻辑思维模式(商业模式、企业内部运作管理的逻辑关系)指导和现有的资源能力的视角来看,它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由此可见,企业运行于流程之中,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都通过各种流程表现出来(如图3.1所示),这些流程最终输出的是企业交付给客户的服务、产品或解决方案。如:IPD最终的输出是客户满意的产品,ITR输出的是客户满意的服务。因此,流程成为几乎所有的绩效提升项目关注的焦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流程,并非单指已经成型的流程文件(显性),也包括企业约定俗成的工作行为(隐性),或直接固化到IT系统的流程。一个好的流程,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因素的协调流动:工作任务的流动、时间的流动、责任的流动、相关资源的流动、目标和绩效指标的流动、数据的流动等;同时企业所要求的质量管控、风险管控,也应同步构筑在流程中。关于这一点,华为现任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谈业务、流程、IT、质量、运营的关系》一文中有精辟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公司内部统一流程的定义,是推行流程化管理的第一步,它可以统一沟通语言,是讨论与共识的基础,接下来需要探讨的是流程管理的定义,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