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项目估值中的错误认识

◎项目估值有哪些错误认知

我们知道,如果项目没利润,就按市销率×销售额来计算,还可以拿一个已融资的类似项目来做比较。千万不要跟投资人信誓旦旦地说投多少钱,让你赚多少倍之类的话。

创业者对于估值,常见的有六个错误看法:

(1)估值是本行业的某个收益系数来确认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通用标准。

(2)估值是不变的,其实随着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估值是需要变化的。

(3)不管用什么方法,只会得到一个绝对的公司估值,其实都是相对合理的,双方都接受。受模型、方法、收益乘数、对标交易、回报率要求等影响而变化。

(4)会计师可以做估值。只是一个参考值,会受利益的影响,比如偏向创业者,而投资人不接受。

(5)公司估值只需要财务报表就够了。其实,还受市场竞争、行业前景、经济形势、股权结构、管理团队、公司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影响。

(6)估值等于会计报表上的各种权益加总,包括自己的时间成本等。投资人根本不认同。

我们说没有收入的初创公司,可以采取记分卡的形式来算估值,如表3-1所示。

表3-1 记分卡估值法

管理团队的能力

30%

市场机会的大小

25%

产品及知识产权

15%

竞争环境

10%

市场、销售渠道、合作伙伴

10%

需要后续融资

5%

其他

5%

如果平均水平是100%,对一个初创公司对应以上因素分别打分,得出一个综合分,最后得出一个总分就是估值了。

当投资人问你几个有关估值的问题时,比如上一轮投后估值是多少?是什么时候完成的?这一轮准备按多少估值来融资?你的正确回答应该是这样的。

(1、我们对估值的态度很现实,也知道目前的环境和当前的正常估值是什么。

(2)不要说一个确定的数字,更不要说让市场决定价格,估值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我们来说,最终的财富成功不是因为这一轮省下5%的股份,而是来源一个有思想、努力工作的管理团队和董事会,我们正在寻找能提供这些帮助的人。

如果你的项目有一个明星管理团队,吸引了几家投资公司,还有实际的客户,是会提高估值的。投资公司考虑的是投资回报率、投资退出终值、稀释比例的确定。

对于估值,创业者要理性看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项目走得更远!

◎常见的六个估值错误

不少创业者对项目的估值或过高,或过低,有的太早,过分关注估值金额,这些都是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估值太低、太早。如果为了太少的钱而过早放弃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就会为后几轮的融资设置障碍,影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2)估值太高、太早。在产品或服务还没有客户的情况下,初创公司从一腔热情的投资者那里过早地拿到了高于正常水平的估值,发展却没有预期得那么好,有的创业者大量烧钱,结果葬送了项目。

(3)没有客户的验证。除非你有一个完美的创始人业绩记录,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还没有得到客户的验证,也就是说,商业模式还没有证实能走通,要求过高的估值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即使获得融资,也会成为你脖子上的枷锁,迟早出事。

(4)不能交付产品或服务。创始团队不具备相应的经验,对于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营销运营、招聘和知识产权等,都是边做边学,即使拿到很高的估值,团队也没办法交付产品或服务。

(5)过分在意估值金额。如果投资人想快速投资,拿到钱比斤斤计较好,因为你可以快速拿到钱后快速发展,使公司发展壮大,时间成本很高。

(6)融资金额与股权分离。有的早期创业项目就开始融资1000万元,只稀释5%的股份,这样的项目不太可能有这么高的估值,往往得不到投资人的认可,你可以核算下如果有人做一样的项目,需要投入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