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消费者思维”出发找到磁力点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产品品质过硬,性价比超高,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顾客必然就会纷至沓来,一次购买之后就会成为长期的铁杆粉丝。

其中尤为典型者,是那些心里始终坚持产品至上甚至唯产品论者——他们认为,有了极致的产品,女人就会乖乖地变身为铁杆粉丝。更不乏乐观者,寄希望于推出一款迎合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的颠覆性产品,将粉丝一网打尽。“我们只要织好网,撒到水里去,自然会捞到鱼”,这是他们心里的潜台词。

现实中的产品原教旨主义者比比皆是,提到好产品时甚至会带点神学色彩。

这是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偷懒思想,觉得做好产品就行,却不愿意在用户身上多费点心思。实际上,打造铁杆粉丝是一项需要你持之以恒的事业,需要你持续用心投入,从产品到互动你都需要多费点心思。好产品是基础,重心在运营。

弹钢琴,也得先找到合适的听众,否则就是“对牛弹琴”。撒网式捕捞,如到处打广告、大力度促销、赠送优惠券,这些碰运气、博概率的做法,收效越来越差,你费尽心思引来的很少真粉丝——偶尔来一次,一去不复返,更不能跟你带来更多粉丝。

好产品是基础,无需多言——没有人会觉得一个制造了糟糕产品的企业值得长期追随。你犯不着成天跟人唠叨你的产品有多好,应该更多地去倾听女性的心声、洞察其需求,寻求你们之间的“共性”,并由此出发建立彼此之间更强有力的纽带。

好产品,对的人才会成为真粉丝。

钓鱼爱好者深知,不同的鱼喜欢不同的饵,为了钓到想要的鱼,都会选择特定配方的饵料,因而命中率极高,往往能得偿所愿——上来的大都是“对的鱼”。

关于粉丝,这正是被人所长期忽视的一个基本法则:粉丝可以被定义,你需要主动聚焦、设定目标粉丝群,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一张由漏洞缀织而成的“渔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