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什么样的产品的许多时候,我们的面前总有着若干好象可以上,又好象可以不上的产品品种。
怎样才能从这些林林总总的产品中间,甄别出那些最可能成功的产品呢?
如图。我认为有必要参考这么几个因素。
(选对产品的六项考虑因素图)
一、市场容量。
我们正在由大众市场向分众市场过渡,我们正在通过对市场的细分、再细分寻找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要上了市场细分的当。因为只能养活一条小鱼的那么一点点水,是养不出大鱼的。
何况,还可能牵涉到竞争。
二、成长性。
谁都不想在刚刚上马一个新品种,并投入了不少的东西之后,就很快出现更新换代的产品;同样,我们也不希望在具备极大成长潜力的市场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情况,我们在一边花血本拼命的吆喝,就是激发不出消费者需求的迫切。
三、市场教育成本与企业实力。
曾经有一家知名企业推出过专门针对病后康复市场的产品,但它失败了。它的失败,对我所认识的另外一家企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因为这家企业也几乎是同时瞄准了病后康复市场。但它的实力非常有限,它一直期望着跑在前面的那一家企业能够通过大投入培育出大市场。最后,它的希望随着自己对手的失败而落空。
四、政策环境。
食品、酒水、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身处的都是一个婆婆妈妈管得越来越严的行业。以药品为例,政府主管部门将我们的功能主治批成什么样子,包装要求有怎样的限制,我们的产品能不能上医保目录,我们的产品在营销推广上有什么样的约束,都将对我们的品牌营销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五、竞争空间。
拥有几十亿、上百亿市场容量的某个产品品种的领域,不一定就是我们最佳的生存空间。因为,这里面的市场成熟度可能非常的高,早已挤满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品牌,竞争难度非常大。
而那些市场容量不过几个亿或十几个亿的产品品种的领域,不一定就不适合我们生存和发展。因为这个产品领域可能受到了许多企业的忽视,里面缺乏竞争甚至是没有竞争对手。而这样的产品品种却完全可能成长为我们的一个拳头产品。
六、产品力。
我们选择的产品,有市场容量,具备成长空间,市场教育成本也是自己能够从容应对的,政策环境也有办法对付,竞争强度也还可以承受,但仅仅具备这些仍然不够,因为另外一个要素同样非常重要。这个要素就是自己的产品是否具备一定的产品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种药品或一种保健品的效果有问题,不论我们做多少努力,做多大投入,最终都会被消费者很快抛弃。
但是,有关产品的品质、效果、能效仅仅是产品力的一个方面。要确保自己的产品具备足够的产品力,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努力。
下面,就让我们进行如何开展产品力修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