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社会的典型场面

“伏羲氏没,神农氏作”。伏羲氏的时代结束了,神农氏的时代开始了。在古史传说中,神农氏传说在位140年,他是代表了上古的农业社会。从伏羲氏到神农氏,实际上体现了从渔猎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的过程。其实,从渔猎进化到农业,中间经历的时间何止几百年,往往是数万年。

按古史中的记载,神农氏是上古姜姓部族的首领。“姜”通“羌”,一般认为是古羌族的祖先。这个部族是兴起于烈山,后来又称为列山,再演变为连山。《周易》之前的古易还有《连山易》和《归藏易》。《连山易》就是最古老的易经,从这里可以推测出,它应该就是从神农氏的时代得名。神农氏为什么叫炎帝?从五行主运的角度说,伏羲氏时代是木运主世,到了神农氏的时代,木生火,变成火运主世。因为神农氏得了火德之正,所以称为炎帝。

炎帝时代已经进入农业时代,所以《系辞》这里举的第二个卦,就跟农业生产的关系很大:

益卦。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耜是一种古代农具,耒是耜的把柄,“耜者耒之首,耒者耜之柄”。耨为耕种之意,神农氏教大家制造农具,耕种土地,因此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的生活比渔猎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说从事农业生产的理论指导,就是从益卦中来的。为什么说“盖取诸益”?各家的解释语焉不详。风雷益,上巽下震,巽为风、为木,震为雷、为动。从易象结构上看,上卦就是木头做成的农具,下卦就是对农具的使用,用木制农具在地上翻动,这就是益卦之意。当然,这是取象之说,因为上古农具都是木头做成的,用木头做的农具耕作,就取象于益。再看下面:

噬嗑卦。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火雷噬嗑卦,描述了最初的商品交易情况。因为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发达了,有了剩余产品,人们就可以用来交换、交易,逐渐形成了市场。

交易一词,也是源于《易经》。交易,不仅指商品的交易,在《易经》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交易,本来是指乾坤二卦、阴阳二气之间的交互作用,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商品交易也是如此,通过物资的交易,也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和变化。这是交易一词的来源。为什么说商品交易是“盖取诸噬嗑”?为什么从噬嗑卦中能找到商品交易的理论基础呢?因为火雷噬嗑卦,上卦离为火、为日;下卦震为雷、为动。太阳在头顶上照着,人们在光天化日之下,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这种感觉就是市场交易的情形。

这是从卦象上的会意,但噬嗑卦的卦德并非如此。噬嗑,就是嘴巴张开,牙齿干净利落地咬下。噬嗑卦的卦辞是“亨。利用狱”,指的是刑律刑法。断案定官司才是噬嗑卦的本意。所以,用噬嗑卦的取象来套用市场也有些牵强。

上面讲了神农氏制造农具、促进市场交易的功绩。其实,神农氏的功绩远不止这些。神农氏另一个最伟大、也是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神农氏实际上是中国医道之祖哦。传说神农氏尝百草,遍尝天下草木的滋味,把它的寒、热、温、平等各种性质区分出来,辨别其中的主次、阴阳,把药草对于人体的作用,以及用药的君臣佐使之旨开创出来。据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神农氏创立了中华医道,使老百姓在生病时能得到医治。

另外,神农氏的德行也非常高。当时有一个诸侯叫夙沙氏,因为不服从神农氏的领导,还把进忠言的大臣杀了。于是,有人就请求神农氏发兵讨伐他,但神农氏不同意,说这事不需要他做,他需要做的是认真推广德业教化,让百姓安居乐业。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夙沙氏的百姓们见神农炎帝的德行很高,而夙沙氏又是如此残暴无道,于是人们怒不可遏,推翻了夙沙氏的领导,主动回归到神农氏的统治之下。这是最早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由此可见,神农氏的教化极广,威望也很高,传说在位140年,南巡至湖南茶陵地区时,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