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用音乐、容器做比喻,引申出缺、冲的重要性,这是为了矫正凡事都不留余地的错误做法。其中,大直如屈,被引申为弯路有时是最大的直路,比如吃亏是福,不走捷径才是真正的捷径;大巧如拙,可以说是中国美学价值的最高等级;大盈如绌(大盈若虚),常用来比喻真正的高人反而谦虚下人,半坛子水才到处晃荡。这三句话,都进入了中国式智慧的日常用语之中。
此章的“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是老子思想的著名观点,与老子一贯的为无为、事无事等提法一脉相承,都是反对多事、有为、多欲,而这一句把无为、无事的状态做了更明确界定:“清静”。并且指出,清静才能让天下回归正途。这句话,将老子思想乃至他本人的形象也定了格:清静、无为、无欲、无事、无争的长者。
王弼本有“大辩若讷”一句,帛书本无,故删去,指完美的辩论好像不善言辞,与巧言令色对照,构成中国人判断人品的标准。所谓大辩若讷,在实际中是指,用很少的言辞,就能把事情说清楚,是一种一句话就说到本质的高端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与一招制敌的意趣一样。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巧如拙”:现代极简美学风格,皆出于这个概念。大巧,不是不要精巧,而是做到大巧的时候,才能归于拙朴,工巧无痕到让人以为是浑然天成。如果留下做作的痕迹,这样的精巧,还达不到大巧境界。
工业产品极简美学的两个代表:索尼与苹果。索尼将黑色风格做到了极致,苹果将白色风格做到了极致。无论索尼还是苹果,极致的背后不仅是美学品味,更是无数技术、工艺、制造的极致追求,才能做到“极简”而不“单调”。
乔布斯在苹果产品发布会上最常用的词:一切浑然天成。这是《老子》大巧若拙的境界。到了这个境界,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才叫极致。《淮南子·道应训》对“大巧若拙”做了精彩演绎: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良马者,可以形容筋骨相也。相天下之马者,若灭若失,若亡其一。若此马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臣有所与供儋緾采薪者九方堙,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使之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马矣,在于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牡而黄。使人往取之,牝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问之曰:败矣!子之所使求者,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
伯乐喟然大息曰:一至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堙之所观者,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彼之所相者,乃有贵乎马者。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故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九方堙(yin音隐),即著名的九方皋。九方皋相马,他说这是匹黄色的公马,可是别人看到的是深黑色的母马,秦穆公责怪伯乐,怎么推荐了一个连公母都分不出的相马人。伯乐却喟然太息,赞叹九方皋看到的天机(相其神,而不相其形),不拘泥于肉眼凡胎看到的表象。果然,九方皋相中的马,的确是千里马。
这段故事非常有名,不仅民间流传,成为“相马要相骨,看人要看心”习语的案例;也成为中国美学写意论的原典出处。写意,是2000年中国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的核心。写意论,出于九方皋相马,而本源于老子的大巧若拙。
韩玉涛《写意论》里说:中国艺术史,是一部写意史。甚至中国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等,也崇尚写意:真正的品位,在其意而不泥于物。中国文化里,对于粗俗有根深蒂固的反感。同时,中国美学对于日本式的精雕细作,也不推崇。
传统的日式精致里,少了大巧若拙,精巧过度;日式禅美学以枯槁幽寂为尚,过于原始,少了圆润。现代日本美学,包括茶道,就开始转变传统审美里的弊病,大行其道的索尼、无印良品、甚至优衣库,其美学核心都是极简主义。但需要注意到的是,极简主义在日、欧美的美学传统里,并不是主流。
中国渡过物质匮乏、财富匮乏的贫困阶段,美学风格迅速接续起建立在大巧若拙哲学思想上写意、极简的方法论与审美风格,蔚为大观,成为当代审美的主流,这是2000年文化积淀的必然,是日、美等不可比。极简美学在中国,有极深厚的文化积淀,未来必将以一二个极简风格“超级品牌”的崛起,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标杆。
以此而论,初步世界化的手机产业,联想、华为,还没有找到品牌之魂;小米摸到了极简的门,但还未入堂奥。三星,谢谢,它的审美就像朝鲜半岛的历史一样,头绪太多,所染太杂。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在审美风格上,需要向中国传统建筑、绘画、书法等艺术学习。
中国企业要认识欧美优秀品牌的成功之道,但要明白,真正的美学之根在中国文化传统本身,在中国哲学思想。自大是无知,自卑也是无知。品味,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呈现。
乔布斯在1996年说:微软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品味。20多年过去了,时间证明:乔布斯说中了。极简美学风格与其内容也是相符合的,这个内容,就是本章所说的“清静”。
极简美学在内容上的特点就是清爽而安静,有人甚至说这个风格是冷感,也不无道理。老子说,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是指统治者不要乱搞盲动,要守一以静,天下将自化,也就实现了天下的自我矫正、安平泰了,这是老子政治与哲学的基本思想,成为美学风格,这是哲学向美学的自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