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与人祸

“次八曰念用庶征”,庶,就是众多的意思;征,就是征兆。念用庶征,就是说你把这个社会治理得好不好,作为最高领导者,要念念不忘从天象物候到人间百态的各种征兆,要从这些征兆里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年电视上的皇帝戏很流行,凡是贤明之君都喜欢体察民情,什么乾隆皇帝下江南啊,什么康熙微服私访啊,这些戏都很好看。你说有没有这回事呢?也有一点史料的影子。你说是不是这回事呢?肯定不是这么回事。上层的人要了解真正的民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看现在的高级领导干部们出来,那什么都是安排好了的,到哪一个农民家去访贫问苦,上哪一个困难户去问寒问暖,下哪一片田里去视察收成,这些都是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说辞问答好多都是事先备好了的。总之,上层了解民间疾苦的渠道,很多时候都是阻塞不通的。

中国古人自有古人的一套方法。所谓“行事在人,得失感天”,这个观念和方法几千年来一直流行,到现在私下里仍然有市场。记得2008年“5·12地震”之后,民间就有很多声音讲“天灾来自人祸”之类的话,搞得有关部门很狼狈。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古人迷信,世道人心的变化与自然物候的感应,真不是可以随便就下结论的。

“念用庶征”,就是要注意天象物候的各种变化征兆。《洪范》里讲,天相物候大体有“雨、旸、燠、寒、风”这五类征兆。为政者时常要念而知天,如果发生了很奇异的天象变化,就一定会影响到社会民生的安宁。“雨”,就是指雨下得不是时候,或者是降雨量跟往年有巨大的变化,这是值得警惕的事。“旸”指的是太阳,或者是跟太阳变化有关的各种征兆。“燠”,指的是干燥、干旱、暴热失常的情况。“寒”,就是指冬季大冻、寒冷失常。“风”,指各种风灾。总之,这些天象变化都会给人世间带来很明确的预兆。

“念用庶征”的这一套学问,我们姑且不说它准确与不准确,但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就是信这个。对于中国历朝的治理来说,大家也都认可这个事,并且从中还总结出了一套例行办法。比如天象出现了突然的灾变,那么,最高领导人一定要出来说话,说什么话呢?忏悔!最高领导人是要出来谢罪的,要下“罪己诏”,向天下人忏悔!天象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带来了这么大的灾难,一定是我的君德不好,老天爷才会震怒降灾,才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予以提醒我。总之,这种时候当皇帝的日子也不好过,必须要虔诚反省自己的德行政事,从而平息天怒人怨的现状。

大家要知道,这个天人感应的观念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到今天很多人还相信这个事,你说它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道理一定是有的,只不过牵涉到宗教心理学的种种问题,这里不能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