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书标准

第一,看作者。在全球5,000多本并购图书中,书的作者大体分为三类:学术界的、实务界的和学术兼实务双栖型的。总体来看,各有所长。专家学者擅长专题研究及并购工具类书的编撰,并购实务第一线的作者则对个案、流程和其他技术性问题更加熟悉,而双栖型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有优势。这是通过作者来选书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看作者的实力。真正有实力的作者,一般都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在并购领域浸淫多年甚至数十年,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二是其文字表达能力很强;三是出版了一部以上受到好评的著作或畅销书。在英文和中译版并购图书中,这样的作者大约有10多位。俗话说,强者恒强。选择这些实力派作者撰写的书,通常不会失望,因为他们的水准摆在那里,再差也差不到哪里。请看列表:

 

第二,看书的口碑。所谓口碑,就是书的作者以外人的评价。这包括读者的反馈意见、名家的推介及公开发表的书评。目前,中国读者的反馈意见主要通过京东、当当和亚马逊等购书网上的留言和打分体现,也有在豆瓣网上进行评价的;名家的推介常常出现在图书的封底,也正越来越成为时尚;而书评则较少作为读者选书的途径。比较起来,大众化的畅销书容易获得读者较好的反馈意见,名家推介主要是一种营销的手段而水分比较多,而书评相对客观深入但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无论如何,一本真正好的并购图书,一般都会在这体现口碑的三个重要方面得到积极评价。

第三,自己试读一下。尽管上面所谈的两个方面在读者选书的时候很有帮助,可是所有这一切终究不能替代读者亲身的阅读体验。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只有试读一下,哪怕是一页,甚至就几段,读者才可能真切感受到书的质量和“味道”。非常幸运的是,像当当网等一些购书网已经推出部分图书的试读服务。读者不妨利用这种便利进行尝试。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读者,至少通过试读可以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或文采。一般文字不太好的书,读者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可以放弃。毕竟,语言文字反映作者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存在严重问题的书再好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