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学术推广工具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产品知识类、产品宣传类、文献支持类、临床实践类与权威教材指南类。
1.产品知识类
(1)产品 PPT课件。这是最基本的推广工具之一,虽然每个企业的ppt课件质量千差万别,但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要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来制作。产品ppt课划分为:科室科会用 PPT、学术沙龙/病例研讨会 PPT、基层医院全科使用 PPT、代表基础培训 PPT、学会参与型 PPT。
①科室科会用ppt课件,即在开展科室会时使用的ppt课件。一般还要根据产品推广定位科室,制作分科室课件。课件内容一般包含:企业简介、药理机制、产品基础信息(说明书、注意事项、医保招标情况等)、适应症试验报告、指南文献、病例分享等。
②学术沙龙/病例研讨会ppt课件,更多是分享医学前沿信息及病例研究,内容一般会包含:医学课题的最新研究,企业及产品的简介,病例研究的分享,最新指南共识及文献的讨论等。企业可以将这些课件制作成常规模板,最终成稿要让专家客户参与一起制作。
③基层医院全科室使用ppt课件,这要根据基层医生的特性来制。基层医院数量多、医生和患者少、分散广,不适合一家家开展科室会,而且基层医院的医生诊疗水平有限,有很强的学习需求,可以利用继教活动的方式对基层医生进行教育。而基础医院的患者群体主要是慢性病患者、康养患者、姑息治疗患者等,ppt课件的内容一定要围绕这些患者的疾病进行重点讲解。课件的内容与科会课件内容相似,但在指南推荐及专家病例分享部分要重点突出,因为基层医院的医生更看重讲解内容的安全性和权威性。
④代表基础培训PPT课件。代表的培训需要常态,特别是刚入职的新代表,要尽快熟悉公司的产品基础知识,因此这类课件内容要比较全面,包含:企业简介、药理机制、产品基础信息(说明书、注意事项、医保情况等)、适应症试验报告、指南文献、病例分享。除了以上常规培训内容,还要重点针对产品的招投标政策,目标客户沟通话术进行讲解。
⑤ 学术参与型ppt课件。此类课件内容不多,一般会制作几页固定版本的课件,便于专家在授课时进行插入讲解,内容主要是产品最新治疗方案的研究、专家共识指南的推荐、核心期刊的文献分享等。要注意的是,课件的制作不要太多突出产品,要把医学推广定位,以及指南推荐作为重点。
(2)产品医学资料。企业要把产品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收集整理,最好是把研究出来的医学定位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做出一套与产品相关的医学知识配套学习资料。此资料可以用于内部培训,也可作为在实战过程中代表的深入学习工具,其主要内容包含:与产品相关的医学知识、产品的药用机理、临床试验报告、回顾性研究报告、前沿的医学课题等。
(3)产品知识100问。企业把产品手册、DA、PPT课件、核心文献的一些基础产品知识进行汇总,用标准的“问题-答案”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进行编排。此手册可以作为公司内部培训手册,不定期进行抽查考评,必须保证推广人员和销售人员全部熟悉掌握。
(4)中西医名称对照解释。这主要针对中成药产品,把说明书中的适应症相关中医理论病症转化成西医理论病症。根据研究,中成药真正处方客户是西医,占比整个处方量的80%以上,但这些西医并不是很懂中医,对中成药说明书中的一些解释不是很了解。因此,企业需要针对产品制作一个中西医名称对照解释,以便于西医对症下药。
(5)产品知识手册。这是一本基础性教学类学习手册(包含产品基础知识、药用机理、产品优势、使用科室及适应症话术等内容),可作为临床代表的基础培训教材,要保证每人一本,让其随时翻阅。此手册还要重点阐述临床拜访话术,并要求代表常态学习,保证在3分钟之内,对不同科室的不同客户能把产品的优势表达清楚,并以熟练掌握情况作为其绩效考核和晋升的依据。
2.产品宣传类
(1)宣传彩页,俗称DA,包括分科室彩页及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彩页,是厂家最常见的学术推广工具,是现阶段客户了解产品最多的方式之一,也正因如此,客户现在看彩页的兴趣越来越低。 DA的制作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做好分科室患者群的DA。基层医院因为患者群的特殊性,可以单独设计一种DA,等级以上医院则要设计分科室推广的DA。
其次,要做好权威性、科学性、安全性三方面的阐述。权威性是指产品所获得的荣誉、指南共识、各项专利等内容。科学性是指里面的试验论据要有大样板病例支撑、在权威平台发表过,推广定位阐述要集中在疾病细分领域。关于安全性,很多厂家都很避讳,不喜欢把产品的不良反应、禁忌等说得很明确,担心客户在使用产品时有所顾虑。其实不然,勇于面对自身短板,并把风险和问题说得清晰,反而会得到更多客户的信赖认可,具体可以利用回顾性研究成果及大医院处方案例进行展示,明确产品使用的风险情况。
最后,就是差异化的思考。这点要在DA的封面、材质等方面下功夫。封面的设计切记过于复杂,过多的展示医学方面的信息和图案,让人感觉乏味,建议多展示一些患者群体的康复状态,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清楚产品特性。关于材质方面,很多厂家迫于成本压力,一般会选择成本较低的材质,但大批量制作让总成本并不低。有时我们很困惑为什么每年做了那么多DA,最后还是不够用,而且DA的使用量和省份的客户量往往还很不成正比。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你的DA制作得太好,市场供不应求,是因为质量太差,市场销售人员不珍惜,客户也没有很好保存,导致不停地重复制作发放。我在看很多厂家的DA时,发现外企的质量普遍要比国内企业好很多,而且更有创意,比如像新年贺卡一样,翻开DA会出现立体的图案,这正大大增加了客户观看兴趣和保存时限。
(2)产品提示卡。这主要是用于提醒医生产品的临床使用方法(包括注明产品的说明书、权威指南对产品使用方向的阐释、注意事项等三大方面内容)。此类推广工具在2010年以前,其市场成效显著,一直颇受很多企业青睐,他们会毫无顾忌地把提示卡压在办公桌玻璃下,但随着现阶段医疗板块各项严打政策的出台,很多客户已经很少使用这类工具。目前,这类工具在基层医院还在使用,也很有成效,因为基层医院客户的诊疗水平有限,需要提高合理用药意识,这类工具反而能给基层客户带来更多方便。
(3)医学杂志广告。品牌宣传在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客户有继续教育及行业交流的需求,他们会长期购买医学杂志、期刊,因此在一些医学杂志上刊登产品宣传广告,可以提高产品在客户心中的认知度。而且,这些有广告投入的杂志、期刊,也可作为推广物料赠送给目标客户,增加产品的品牌认知度。
(4)网络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沟通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药企业运用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宣传产品,但是基本上都是浅尝辄止。线上处方药营销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做好整套系统硬件配置,更要懂得利用好大数据,挖掘目标客户群体真正需求,做好客户服务体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方式肯定带来一场处方药营销革命。
(5)产品提示物。这主要是一些印有公司和产品logo的小物品,如签字笔、笔记本、台历等,可以在各项会议中作为小礼品分发,也可以作为一种初次沟通的敲门砖。因为上面有公司及产品标识,可以增加客户对企业及产品印象,因此这种提示物的制作要尽量做到精致、差异化,提高客户的保存时间,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宣传频率。
3.文献支持类
(1)电子版产品文献集。当企业的产品文献过多后,需要进行分类筛选整理,并以电子档的方式进行储存,以便于后期应用查找。代表在一对一拜访时,客户可能会针对产品提出很多疑难问题,这需要代表对产品文献很熟悉,给目标客户进行深入讲解,分类好电子版产品文献有助于代表的学习。
(2)核心文献汇编手册。如果文献过多,质量还参差不齐,都打印做成物料工具不现实,可以在核心推广科室里筛选重点文献,汇编成册,其中由大三甲医院专家发表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作为首选。此手册可以作为代表培训物料使用,也可作为临床一线推广物料使用。
4.临床实践类
(1)临床推广问题汇总。在临床活动开展以及一对一拜访时,会收集到很多一线客户提出的问题,公司要把这些问题进行统一收集,内部进行讨论,做出最科学的回答话术,汇编成册,打印发给一线推广及代表,作为他们应对市场问题时的重要工具。
(2)临床用药经验。收集医生使用产品的经验进行汇总分析,制做出每个科室、适应症用药的路径、注意事项等。与产品的VIP客户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使用产品的一些临床经验,把这些经验进行汇总,进行加工后做出核心科室常态的临床用药方案,最好与医学部的临床项目相衔接,最终整理出核心科室适应症的临床应用经验范例。
(3)患者病例分享集。收集临床各科室患者用药效果突出的病例,进行记载并宣传。一般可以在做病例分享活动时进行收集整理,企业也可以设计专门的项目活动进行病例收集,最终确定出一些典型、权威的患者病历,汇总成册,可以穿插在一线推广课件及拜访话术中,供推广及销售人员学习使用,也在病例分享会、学术沙龙会、基层继教会上交流使用。
5.权威教材指南类
(1)临床用药指南类。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加强产品推广定位科学性,需要做好临床路径和应用指南介入工作,充分利用指南推荐做好产品定位宣传。而且,此类推广工具是终端客户比较欢迎的一种,比较符合国家推行的临床路径管理方向要求。企业可以购买收集各类有关阐述我司产品的指南类图书,如《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心血管病分册》等,但也要辨别清楚这些指南的权威性。
(2)医学教材类。医生这个职业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正因如此,他们需要购买一些医学类学习教材。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需求,购买收集各类有关阐述我司产品的教学类图书,如《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配套教材》等,赠送给他们,同时对教材内我司产品进行宣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