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讨论东讯电子要被淘汰的时候,东讯电子突然提出变更项目的技术要求。这个要求不仅北特、南赛联合其他厂家不同意,客户也不同意。变更技术要求,对乙方来讲,就好比在高考的时候,你在考场上答卷子,答了一半突然告诉你,得换张卷子啊,因为卷子发错了。对甲方来讲,就相当于出卷子的老师,出完卷子正考试呢,发现卷子出得偏了,好多题考生都不会,出卷子的老师自然要挨批,学生也跟着遭殃。
但是东讯电子就要提出更改技术要求,原来东讯电子自研的核心设备获得重大突破,他们在原来定义的核心设备中加入了一个模块,可以解决网络横向组网问题,在很多地方可大大降低系统的部署成本,在现实中很实用。东讯电子技术实现突破了以后,也学着北特当初迅速大造舆论的做法,邀请各方来参观和试验,极力造势,要求把这项技术加入这个项目中来。
东讯电子突然打出这样一张牌,把大家都搞蒙了。谁也没想到东讯会偷偷地开发新技术,单从技术角度讲,确实这样的系统会更优秀,突然之间好像东讯电子占了上风。
甲方专门针对这件事情,组织专家对东讯电子的提议进行讨论,我们作为项目参与方列席。现场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变更技术要求,把这种横联技术加到系统中;另一种意见是技术要求不变更,仅东讯电子的产品加上这个功能,其他厂家还按原来的技术要求继续调试开发。当天的会议讨论没有结论,最后把讨论情况的两种方案的利弊上报甲方领导去决策。
我在会后找乔总说这次讨论是否变更技术要求的事。我问乔总:“这件事您觉得甲方领导会同意变更技术要求吗?”
乔总说:“都有可能,得看甲方领导是什么类型的领导。如果是事业开拓型,就有可能同意;如果是稳重保守型,就有可能不同意。”
我说:“什么时候问问老板,看他有没有消息。”
结果,还没等我们回去见到老板,甲方通知大家,变更技术要求了,让大家参会,去领取新的技术要求。
我当时就纳闷,甲方的动作怎么这么快?当我参加完技术要求变更的说明会之后,我被北特的人邀请一起去喝茶。北特和南赛还有几个厂家的人在一起,都是跟北特或者南赛有ODM合作的厂家。这回北特牵头,想召集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后面怎么办?其实大家都看出来北特想联合大家一起对抗东讯,可是一来时机太晚,甲方已经确定好了技术要求必须变更,二来各家都有各家的ODM需求,还不知道东讯电子接不接受大家找他ODM。所以这个会大家也就发发牢骚,北特的人提议大家一起写信要求按原技术要求做样机的时候,大家都推说自己决定不了,需要回去跟领导商量才能定。
当我把这个茶会跟乔总讲的时候,乔总说:“北特这么搞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从开始提要变更技术要求,到批准变更,也就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明显说明东讯已经提前把甲方领导的工作做足了。”
我也说:“不仅如此,在茶会上,大家对他们的打算都不看好。”
乔总问:“为什么你不看好呢?”
我说:“因为我觉得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搞错了,销售做市场是可以影响到甲方,但是采购和销售的过程是甲方自己做决策的过程,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客户关系好,觉得自己的个人魅力强,就说自己没有拿不下的订单,没有搞不定的客户,这是不可能的。”
乔总笑笑说:“你说得对,就是没什么用。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北特的人也知道,但是他们还这么做,就是想试一试。”
我想了想,说:“或许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北特输不起,他们必须赢,所以明知道希望很小,也要试一试。”
既然核心设备的技术要求有变更,我们公司报名了核心设备,那现在我们要不要再找东讯电子ODM呢?乔总跟老板商量之后,决定放弃核心设备的竞争,专心做好自己的优势产品。
最终的验收时间没有变,所以各家加紧做联调工作,在联调的时候,又爆出北特通信的设备中发现了针对东讯电子的程序,他们发现与北特公司的设备互联的时候,只要把设备的序列码改成东讯公司的,北特的设备回复得就慢很多,而一旦把设备的序列码改成其他家公司时,北特公司的设备信息回复就快。这个发现令项目组一片大哗。大部分人都觉得这相当于考试作弊,应该把北特除名,但是客户没有进一步追究,让北特通信继续参与,这件事就暂时压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