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而击是通用战法,怎么用是关键

原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详解类引】

这段讲水上用兵的方法和原则,核心是渡河与在河边扎营的一些注意事项。

绝水必远水。

绝水,是横渡江河;远水,是远离江河。

这句是讲我方渡河,该注意什么。

渡河前要大军要驻扎在河边,一定要远离河边宿营,一方面避免敌人从上游放水,另一方面注意渡到一半时被敌人“半渡而击”。

而过河之后,不要在河边停留,一定要“远水”,远离江河,如果敌人有追兵,我可以实施“半渡而击”。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这句是讲敌人来渡河,我怎么应付。

如果敌人渡河,我不可在水里应战,要等敌人渡过一半再打,这样对我方而言,是最有利的战法;如果敌人想渡河,还没有开始渡河,这时候,我军不可在岸上等,而是要离远一些,如果在岸上等,敌人就不敢渡河了,缩回去了。

张预注解说:“凡行军过水,欲舍止者,必去水稍远,一则引敌人使渡,一则进退无碍。”

这里重点是“半渡而击”,不仅孙子讲,吴起在其兵法中也提到这种战法,可见“半渡而击”是兵家通用规则。

吴起在《吴子·料敌》篇说:“涉水半渡,可击。”在《吴子·励士》篇说:“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半渡而击”的核心在于敌人的精力束缚在水里,你攻击他,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甚至招架之功都没有。

用在营销上放到商业上,就是对手在某些地方投入太多的精力无法自拔的时候,你可以快速的抢占市场资源。

有人举例说,当年联想收购IBM,在整合的过程中投入太多的精力,对市场的关注度弱了很多,这时候戴尔就“半渡而击”快速抢占市场资源。

小米倡导的互联网思维的时候,很多手机品牌都关注互联网,都在想怎么让自己具有互联网思维,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时候,步步高的两个品牌OPPO、vivo、华为,在这个时候“半渡而击”,抓紧时间抢占线下终端资源,两年之后,互联网泡沫破裂,他们之前的半渡而击见到了成效。

在“半渡而击”的战例方面,不得不提宋襄公的“假仁义”,齐桓公后,作为齐桓公的铁粉,宋襄公一直不自量力的一直想称霸,而且教条的还学齐桓公的仁义,可是他的“仁义”却送了让他自己的送了命。公元前638(周襄王十四年)夏,宋襄公率军进攻臣服于楚的郑国,楚成王发兵攻宋以救郑。宋襄公闻讯回师,于十一月初一与楚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

司马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请急击之。”

宋襄公不同意,子鱼再次请求半渡而击,宋襄公依然不同意。当时的宋军已先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处于对楚军半渡而击的有利态势。但宋襄公拘守“不鼓不战”的君子原则,没有出击。

等楚国过河,摆好阵势,一个冲击就将宋军冲垮,宋襄公在此战中受伤,后因伤复发而亡。毛泽东曾专门写文章说,不要学习宋襄公这种蠢猪式的“仁义”。

楚汉相争时,项目带兵去攻打彭越,命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刘邦带兵来攻,曹咎坚守不出,刘邦派人不断辱骂曹咎,终于激怒了曹咎,带兵出战,在楚军渡汜水时,汉军半渡而击,曹咎战败自杀。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

曹操注解说:“附,近也。”

李筌注说:“附水迎客,敌必不得渡而与我战。”

你离水边太近了,敌人就不敢来了。

也就是说,你懂这半渡而击的战法,敌人也懂半渡而击,历代兵法都强调半渡而击的战法,所以,怎么让敌人觉得他可以渡河,制造他判断上的失误是关键。

三国时,魏将郭淮在汉中,刘备带兵欲渡汉水来攻,当时众将就说:“敌众我寡,不能敌,不如依水为陈,以拒之。”郭淮说:“依水而陈,则是示弱,刘备就会觉得我们兵力不够,不如远水而陈,引而致之,半渡而击,可大败刘备。”

刘备来到水边一看,不见魏兵,就知道郭淮要实施半渡而击的战法,没有敢渡河,带兵撤退了。

郭淮不想战,摆出半渡而击的架势,让刘备放弃了。

淝水之战中,谢玄让人找苻坚谈判,要求过河以后摆开架势,来个决战,否则隔河相对,没办法打,苻坚自觉兵多,又想先假意撤退,待谢玄半渡之时,来个半渡而击,可惜他的部队刚一后退就乱了,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信以为真,竞相奔逃,谢玄带兵渡河乘乱追击,大败苻坚。

可见,同样的战法,怎么用是关键!

快消品很多企业大多使用深度分销的战法,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导入,不同的产品,结果也不尽相同。

运用之妙,在于掌握其精髓,在于变通。同是背水一战,同是破釜沉舟,韩信能以少胜多,大败赵军,项羽也能胜,但马谡就被张郃放火给烧败,失了街亭。

视生处高。

这句讲顺逆向背。

曹操注解说:“水上亦当处其高也。前向水,后当依高而处之。”

处水和处山一样,都讲“视生处高”的问题,处水也要考虑逃生,前边要有出口,后边要有依托,还要向阳,避免士兵生病,流行瘟疫。

处水,也要在高处,一方面水涨的时候不会被淹,也避免被敌人放水淹了;另一方面拥有势能,敌人来攻也有利于我。

无迎水流。

曹操注解说:“恐灌我也。”也是怕敌人放水淹我。

贾林说:“水流之地,可以灌吾军,可以流毒药。”居在下游,除了容易被放水淹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上游下毒,不战自败。

诸葛亮还说了一种情况,他说:“水上之陈,不可逆其流。”

这种情况是讲水战,水战的时候,不可逆流而上,逆流攻击费力,不容易取得胜利。

此处水上之军也。

这就是军队在靠近江河水流时的处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