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商的内核,就是信息流与服务链

电子化是手段,商业才是内核。理解电商,还得从商业角度出发。客户获取成本、交易利润与持续价值,是商业经营的三个要领,电商也不例外。大众媒体,一度是品牌传播的功率放大器,客户接触成本远低于销售人员拜访,促成了大商业的繁荣。而如今,在“大众媒体传播+店面渠道销售”的商业模式下,单个客户获取成本太高,弱势低价销售,只能赔本,所以只好变着法子搞价格骗术,否则还不够支付人工费用与店租。

 

电商时代得以开启,正是瞄准了客户接触数量与接触深度的结合处。品牌传播与销售一体化,单个客户的接触与成交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传播与销售的间隔期很短,营销投入产出比可以算得清楚。因此,战术调整的节奏可以加快,而战略大方向,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及时改错。

 

2014年1月21日,资深媒体人陈朝华通过微博爆料,称海尔发邮件通知媒体,今后不再向杂志投放硬广告。高档产品,比如海尔的卡萨帝冰箱,一向喜欢在高端杂志上投放广告,想影响那些政界与商界的精英分子的购买偏好,并进而影响他们身边的更多跟随者。海尔,昔日的家电老大,这些年有些暗淡了,美的、格力这两头南方虎,已成为新一代霸主。以战略前瞻性著称的张瑞敏,再次出手了。他在海尔年会上称,对海尔来说,无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应存在。

 

那什么是有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呢?首先,客户的购买信息,主要来自品牌自身的互动传播,不再依赖终端展示与促销;其次,客户的品牌认知与品牌的内在价值更为对称,客户一次购买,就会带动以后的持续购买,以及周边人群的口碑购买。而这一点,恰好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赢得一个客户的成本,顶多只够交易成本,要想赚钱,就必须仰仗客户的持续购买带来的交易利润和持续价值。

 

◆电商本质,价值流与服务流的畅通

电商,因电子化而兴,由商业化而起。电子化手段,人人可以学得会,而且,后来者的学习成本还要更低,单靠时间上的领先,恐难有所作为。商业化创新,特别是顺应网络化娱乐与消费的潮流,对传统商业的供货、展示、交易与配送,进行低成本的一体化再造,才是电商存在的真实价值。低价开道,疯买流量,妄图猛砸资金来快速建立平台,就会像维棉网那样昙花一现。没有创造出新价值,客户一时被诱惑的购买,并不能换来持续的价值交换,企业也就失去了存续的意义。

 

图书,是国内电商的第一把火。由于产品标准化,货到付款就能一石二鸟,正版与低价同时解决。图书传统渠道,面临电商这个新生事物,反应慢、对策少,CD就是这样被网络下载和收听给取代的。今天,一个歌手若是要赚钱,只能靠演唱会和综艺节目,而音乐本身是赔钱的,因为要在网络上推广,让更多人免费听到。明天的图书,难免要走CD的不归路。传统商业流通的低效与无为,只能作为电商起步的养分,之后的发展,必须借助价值流吸引客户,借助服务流留住客户。

 

当当网,堪称国内第一图书电商,2010年营业额23亿元,图书占到19亿元,毛利保持在22%左右,相比工业品行业,作为一家年轻的大公司,盈利能力相当不错了。众人看好的当当网,年底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定价16元美元,一开盘就拉升到26美元,随即飙到27美元的天价,几个月的时间,当当市值暴涨5倍。2013年,当当网营业额突破100亿元,图书40亿元左右,从绝对主力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服装和婴童产品增长迅速,产品结构相比三年前更为合理。营业额增长5倍,股价也该涨了吧?正好相反,当当网2013年股价,从27美元的高位,跌破到10美元以下。不升反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毛利只有区区13%,2013年的当当网,从盈利被打回到亏损,三年的努力,好像只是为了返回原点。当当的成功,刺激了国内资本和创业者的争相而入,各类B2C电商公司纷纷出笼,靠着低价促销和狂买流量这两大损招。他们觉得当当网凭2700万美元的融资,就能美国上市,咱花上5~10倍的价钱,砸成了也值。就是这股子冲劲,也将图书电商逼到了亏本的悬崖边。好在,当当网找到了摆脱新手死缠烂打的活法,毛利从13%的低谷,回升到18%的合理利润区。

 

热门行业,有资本热捧,干得好就立马阳光灿烂,比起传统行业的常年埋头不见天日,不知有多幸福。有人热捧,就有人热炒,领先者瞬间成了行业的靶子,挖人才、拼流量、比促销、抄战略。立在明处的一盏灯,任由众人吹风呼气,想守住地盘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创新再造一片自己的天地。精细化管理、体验营销、手机端业务和流程创新,助力当当网杀出重围。

 

精细化管理,源自制造业的薄利相逼,唯有每天进步一点,才能抠出利润来。电商行业,得传统制造业管理精髓的管理者,并不多见,总以为引来消费者购买,就万事大吉。其实,购物中心、IDC(为Internet Data Center的缩写)和仓储物流,这些线下的运作管理,并不是鼠标和软件系统就能自动完成的。当当网每年追求运营效率提升15%~20%的做法,不简单。而且,他们还致力于改变工艺、算法和逻辑,缩短顾客搜索时间,让接触快速变为购买,使顾客成交率大幅提升。

 

体验营销,顾客在线上找自己想要的产品,若能屏蔽烦人的个性化推荐,自动呈现在眼前,那淘货经历就会美妙许多。线下的体验,则是送货及时,包装完好,内容无误,偶尔的退换货也处理的干脆利索。顾客购买后的体验,越是踏实就能带来越多的二次购买。手机端业务开发,不亚于再造一个当当网,小屏幕的拇指族和即时购与PC端的敲键盘和深思熟虑,是两个关联度很低的业务类型。携程网,也是费了很大劲,才让手机端业务有所起色。最后,流程创新,则是从线下倒推线上的逆向管理过程,电商和电商都是购买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呈现的品质,必须落在线下。

 

当当网走出低谷,意味着“鼠标加水泥”模式有了新干法:电商盈利要植根于价值流与服务流的畅通。顾客体验、手机网购,是价值流;而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创新,则是打通向来梗死的服务流。电商喜欢做平台,价值创造型平台少,而价值掠夺型平台多,这与家电大卖场和日用品大超市的做法,没有根本的不同。低价,对顾客是价值,可低价要基于成本控制,否则供应商和合作商就要被盘剥,没有同盟者的持续支持,赢得的客户也会很快流失。顾客对产品的感知,对购买和消费全过程的感受,则需要整个业务链成员的通力合作,站在平台最顶峰的那个电商,在一心打拼价值流的同时,还要腾出手来做好服务流,将来客变成常客,才有利可图(具体如图8-1所示)。

 

图8-1电商的本质:价值与服务的对流

◆长尾时代,电商助推细分市场破局

美国高一学生梅森帮助一个右手天生残疾的九岁小学生马修,在当地图书馆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一只应用自如的机械手。没有专业机构的帮助,梅森只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机械手程序方案,然后去了一家当地的图书馆,像打印一份文件那般,就让一只神奇的右手诞生了。3D打印技术,目前还只停留在小范围应用领域,或许用不了多多久,就能走入寻常百姓家,想到即做到的个人化生产,会彻底破解定制产品耗钱耗时的定局,开启长尾消费时代。

 

现代制造业,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短尾时代,或者称作聚焦时代。标准化产品、大批量生产与低价格销售,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汽车等高端商品,伴随着福特流水线,走入寻常百姓家。现代营销的基础理论,也都是构建在大规模生产与大商业流通的假定之上。短尾上的大客户,占据销量和利润的主导,符合80/20的帕累托法则,是各个企业争相笼络的目标客户,做大的企业必然是短尾营销的受益者。

 

市场细分和品牌定位,是美国式品牌营销的理论依据,细分市场足够大的,称作短尾,而零散的细分市场,则称作长尾。长尾市场,比如定制的高端洋服,由利基客户构成,需求个性化,购买微量化,大生产、大媒体和大营销的高举高打,是“高射炮打蚊子”。少量定制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高出标准化产品很多,客户必须付高价。定制走精品化、高端化的路子,实属无奈之举。淘宝,相比批发市场和百货商场,肯定是长尾营销,一些平常很难找到的东西,上网一搜就能发现,价格也不贵,这种无数卖家与无数买家的匹配,虽然单笔买量小,可加总起来的销量,也是可观的,起码能让一个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小品牌,活得有滋有味。

 

当下火热的众筹,是真正由客户驱动的营销与生产,它才是长尾时代的主旋律。《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这本书,就是知乎网众筹的硕果。出版社印刷出书,都是靠圈内的推荐和自己的判断,而在众筹出版模式下,大家想要什么内容、由谁来写,都由众筹出资人决定,因此信息来源更为开阔和新鲜。知乎网发起的这场众筹活动,欲召集1000位联合出版人,每位出资99元,众筹目标9.9万元。出乎意料的是,不到十分钟,目标就达成了。现有一个构思,然后赢得买家出资,再去编辑书本内容,最后提交产品,长尾理论通过众筹得以实现。这与先生产、再传播、最后销售的短尾做法相比,众筹,这种长尾做法的最大变化,就是买家走在前面组织和协调社会资源,而卖家退后,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者。

 

有了众筹,长尾时代的细分市场,可以小到数件产品,而推动它前行的力量,就是电商。电商的第一个阶段,把线下的产品一股脑搬到线上,批量供给与批量客户的信息对称,选择多、价格便宜,再加上物流配送平台和金融工具,客户购买实惠有便利。这个阶段的瓶颈期,已经到来,主要标志就是流量费用的高涨,吸引并成交一个客户,总成本不比店面低多少,拼流量上规模的做法,其实是在走传统商业的回头路,只是罩着一个电商的新概念而已。

 

国内消费,从低水平的多样化,必将发展到高水平的个性化。多样化,内质相同的产品,在外形等辅助因素上玩花样,满足低要求的多元化需求,需求方与供给方相互在凑合。而个性化需求时代,消费者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供应方不再是简单的应答方,而是界定需求并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成本可控、匹配需求的解决方案。可以说,个性化解决方案,工业品(B2B)电商的空间,比消费品(B2C)大很多,因为它对应的单个需求规模和价值创造足够大。

 

◆大数据下,找准数据的商业化出口

经济形势的变化,源自人们对未来预期的好坏,而营销的核心技术,也在于对潜在需求的判断,并为此提前准备。一家企业的强大,离不开对未来的预测和判断,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美国之所以影响世界,并不在于它的政治、军事、文化,而在于对未来社会的精准预测并提前布局,克林顿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就是其中的杰作之一。

 

小数据时代,信息数据化程度低,专有专享,分隔在一个个小格子里,很少对外开放。预测未来,则主要靠因果关系的推导。假定明天的状况,是与今天和昨天有内在的必然关联,人们只要找到这种逻辑,就可以预测未来的模样。这有点像三岁看老的谚语智慧,搁在变化幅度小的农业和小工业时代,也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今天,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是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工业品电商处在因果关系的探索阶段,比如,对客户信息流量的因与销售收入的果,求短期出效果的多,而求长期收益的少。工业品销售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接触,而且接触客户的数量较少,因此,对于不太真实的流量客户的投入,信心不够,投入决心小。对于流量客户带来的行业或区域的购买联动效应,不愿意尝试,因而也没有真正尝到甜头。

 

大数据伴生的信息分析也有了三个明显的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第二个转变就是,研究数据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第三个转变因前两个转变而促成,即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人际依赖,是工业品行业信息分析的特有现象,想知道对手在干什么,打一个电话问问其内部人员或者行业信息灵通人士,就全都知道了,何必苦苦收集数据与深入分析呢?而且,不少工业品行业的数据分析报告,数据采样少,信息真实度不高,因而分析结果也不准确,不能作为企业重大决策的依据。具体如图8-3所示。

 

图8-3大数据时代,找准信息的价值出口

 

2012年10月18日,慧聪网在二十周年庆典上,宣布与中国民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的“民生-慧聪新e代联名信用卡”,向慧聪网用户公开发行,首年总额度高达200亿元,它代表着国内第一张针对B2B平台上中小企业的专属法人信用卡诞生。慧聪网,在B2B信息平台上有所建树,可电商一直没有找到出路。尽管如此,慧聪网还是拥有国内第二的B2B客户信息。上百万的供应商与采购客户,每年产生上千万条沟通数据,二十年累计起来的大数据,可是一座金山。

 

民生银行挑选慧聪网作为合作伙伴,看重的正是它的客户大数据。作为一家年轻的银行,在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和数据总量上是个弱项,而慧聪网的大数据,真实度高,细节丰满,而且不少客户的数据有十多年的历史,对信用度的判断极为有利。有了海量的可信客户,贷款风险大为降低,而且客户的经营过程全透明,还可以产生新的增值服务机会点,算是一举两得。而慧聪网呢,终于找到了大数据的第三方商业应用。大数据,蕴藏大财富,而要兑现,则必须找到商业运营商的切实用途。在这一点上,国内那些大型超市和百货连锁企业,也要动手盘点自己的大数据资产了,而且,还要在短期内找到商业出口,要知道,大数据的保鲜期可是很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