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一步步晋升至部门负责人的中层管理者,通常具有扎实的基层专业知识与实用的技术方法,能够手把手地指导下属。但是,习惯于事必躬亲,使他们晋升后虽在“领导”职位,却教着“师傅”手艺;在自己每天有限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中,不能聚焦部门内部的管理提高与团队建设,而是凡事亲力亲为,导致工作中经常分身无术、顾此失彼。长此以往,身心俱疲,由此产生离职的念头。
这种现象即为“角色侵蚀”。中层管理者在貌似“好心”的帮助下属,实则“侵蚀”了下属的大脑,取代了他们工作中本应自己思考与试错的机会。对于中层管理者,则用自己的“双手”取代了本应与晋升的职位一并提高的“大脑”,以日复日强的执行力取代了职位应有的领导力。
【案例故事】“好马”也吃回头草
一位人力资源总监与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她所在的集团每年例行的大型招聘会上,她遇到一位曾在她们集团工作过的中年女性,前来面试公司的财务经理岗位。
当同事递给这位人力资源总监她的简历时,她注意到,她曾在八年前的集团下属另一家公司从事会计岗位的工作。于是抬头看着她,笑着说:“想回来了?干的不开心吗?”没想到,这位“原同事”也真没把自己当外人,一边把自己的随身包放在面前的桌上,一边用手比划着打开了话匣:“当时不是年轻吗,想出去闯一闯,正好有机会,就去了第一家民营企业,跟咱们是同行。公司人不多,刚去时也是会计,就是干的活儿挺多的,一人当仨人用。干了两年,老板想选一个部门经理,有事好沟通,可能觉得我经常加班,挺辛苦的,就提拔我做了部门经理。其实,当时我们部门就三人,除了我,还有一个会计、一个出纳,都比我年龄小,我在部门也是最早来公司的。刚开始还好,工作内容和原来差不多,结果到了下半年,公司接连上了好几个项目,部门的人没有增加,工作量却增加了好几倍,另外两个同事受不了,天天抱怨,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加班,分担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我都知道,也都会干,没什么难的,就是我比以前更忙了,回家更晚了。但是,老板并不满意,总是批评我,让我提高部门效率。我就想:我已经在帮他们了,还怎么提高?我一气之下就辞职了,去了现在这家公司。虽说还是部门经理,因为是小公司,公司的人事、行政我都兼着,其实更像综合部,每天工作内容不少,工作量也更大了。
“这几年感觉自己年龄大了,总加班身体也不行了,就想着回来,毕竟是从咱们集团出去的,总是有感情基础的,您说是吧?”
听完她的自述,人力资源总监笑着说了一句:“谢谢你还想着咱们集团,回去等消息吧!”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人力资源总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别人“敲打”与自己“醒悟”是两回事儿。过去的几年,如果她已经明白,今天她的故事会是不一样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