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Beating the Global Consolidation Endgame:Nine Strategies for Winning in Niches《夺取全球合并赛局的最后胜利的九大战略》

有人说,这是一个传统企业巨头被颠覆的时代,诺基亚被苹果及安卓取代,米高梅被索尼收入囊中;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新巨头崛起的时代,美国的谷歌、脸书,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互联网时代独领风骚。其实这两种说法的结合会更贴近现实,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如同滚滚巨轮,其所到之处,往往是各行各业的巨头引领前行。而巨头的形成,便是行业不断集中、合并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犹如赛局,领先者往往获得更多的关注。但是行业发展的赛局与一般运动不同,企业即使不处在行业前三,其也能取得可观的成就,但前提是要遵循一定的细分市场战略原则。是的,这正是《夺取全球合并赛局最后胜利的九大战略》一书的作者弗里茨·克罗格、安德鲁·维茨雅克、迈克尔·莫利亚提所要告诉我们的。

在本书中,三位作者在研究并提出全球并购赛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向读者介绍了那些非金字塔顶层的企业如何通过不同的地域、目标客户、产品及品牌等九大细分市场战略,保持一定市场占有率,从而避免在产业大合并的赛局中遭到淘汰。对于这本书,墨卡托集团的首席执行官Ziga Debeljak曾称赞道:“这本书提供了伟大的资源,帮助您的公司与行业巨头们竞争并击败它们。”

并购赛局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整合将持续进行,除了行业的前三巨头,其他所有的玩家都面临着失败的威胁。在行业集中度从20%上升到80%的过程中,大多数实力不强或者没有市场发展战略的企业基本上是被并购或者被行业整合的大潮所淹没,这是非常残酷的事实。与此同时,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各个行业中,通常三至四家企业是该行业的领导者,同时十到十二家左右处于中间的市场地位,而剩余的六十多位玩家则徘徊在生死的边缘。

那么,处于中下游的企业如何在与行业巨头的竞争中稳定地存活下来,并保持自己一定的市场份额?答案是,你必须在某个细分领域设计出最佳战略布局并加以严格的执行。而这也正好是本书几位作者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心总结出来并想与读者分享的精髓。此外,作者在简要分析了每个不同战略的核心要点之后,都附上商业世界里真实发生的精彩案例,为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业成功的模型。书中所述的各种细分战略,很好地得到了众多世界领先公司(包括宝马、斯沃琪、杜卡迪和毕马威等)实例的印证。

细分的地域市场战略。商品交易天生就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作者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首先从该细分战略入手。书中所举的希腊电信运营商COSMOTE,就是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者。作为第三个进入希腊市场的电信运营商,它专注于希腊的市场运营和网络覆盖,经过5年的经营,其市场份额超过沃达丰,登顶希腊。

细分的产品战略。即使在同一地域,不同产品的定位也会千差万别。因此在论述这一细分战略时,作者选择了同为德国品牌的宝马、奔驰和奥迪进行对比,非常具有说服力。宝马汽车目前在国内应该家喻户晓,而且在过去的2016年,其在中国的销量超过奥迪。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它采取了独一无二的产品战略,通过一款非常经济适用、摩托和汽车相结合的车型迅速赢得市场的青睐。其后也是不断推出创新车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细分的受众战略。对于产品和服务来讲,最重要的无疑是买单的消费者,因此,作者认为在市场的竞争中有明确的受众战略极为重要。众所周知,在航空市场上,波音和空客早已是双寡头。但是利捷航空却独辟蹊径,其专门为企业高管及其他高端人士提供个性的私人定制VIP航空出行服务。利捷航空独特的消费人群战略,无疑取得了卓著的成功,其和汉莎航空合作推出的高端私人飞行服务即是很好的证明。

所谓“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上述细分的各种市场战略核心的一点,就是在细分领域中找到自己擅长且能解决行业领头羊痛点的地方,并以此为切入点,精心打磨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取特定市场的长远利益。正如“战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作者对其他6大细分战略的叙述和介绍,同样十分精彩绝伦,对于想要在全球合并赛局中取得一席之地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而言,本书不容错过。